不忘初心勇擔當 逐夢前行譜華章——臺盟陜西省第六屆委員會工作亮點回顧
來源:各界導報
日期:2022-06-29 12:31:37
不忘初心,薪火相傳。2017年,新老交替,政治交接,臺盟陜西省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接過“接力棒”,砥礪奮進開啟新征程。
五載砥礪奮進,五載春華秋實。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落實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在中共陜西省委和臺盟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盟員,同心奮斗,逐夢前行,共同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歲月,交出了亮麗的答卷。
筑牢信仰之基 自身建設呈現新氣象
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高舉旗幟、砥礪奮進,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踐行“四新”“三好”要求,固本強基練內功、對標對表抓落實,不斷增強“五種能力”,自身建設呈現新氣象。
臺盟陜西省委會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始終,深入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和“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活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等重大慶祝、紀念活動為契機,組織盟員臺胞和機關干部400多人次,先后赴上海中共一大會址、江西井岡山、河南紅旗渠、富平習仲勛紀念館等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這些活動有力推動了全省盟員在政治方向上看齊、在理論武裝上跟進、在實地體悟中追隨,切實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圍繞大局加強學習,圍繞履職學以致用。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系統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多黨合作史、盟史,積極落實臺盟中央和中共陜西省委統戰部學習安排,深入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閱·思源”“書香臺盟”等讀書活動,營造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濃厚學習氛圍,先后為盟員和機關干部購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臺灣歷史綱要》等學習書籍60余種3000余冊,引導盟員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堅決捍衛“兩個確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政治信仰,不斷增強參政履職的綜合能力。以中共中央“五一口號”發布70周年、臺盟成立70周年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重視盟史、《盟章》學習,組織盟員臺胞赴京參觀“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大道同行臺盟盟史回顧展》,教育引導廣大盟員始終牢記臺盟一以貫之的歷史責任,堅守愛國愛鄉情懷,發揚團結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五年來,共組織1000余人次參加線上線下學習教育活動,選送50多人次參加臺盟中央、中共陜西省委統戰部組織的征文、拍攝視頻、培訓等活動。編印《陜西臺盟》盟刊20期,在中省主流媒體刊發新聞報道200多篇,擴大了陜西臺盟的社會影響力。
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堅持從制度入手,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加強參政黨建設“三個文件”“五個紀要”精神,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統籌推進組織換屆、骨干培養和內部監督,“兩支隊伍”建設實現新作為、邁出新步伐。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先后來陜開展調研,看望盟員和機關干部,關心省委會領導班子建設工作,讓全省盟員深受鼓舞。省委會班子成員對標對表、作出表率,認真開好民主生活會、述職和民主評議,積極參加省委統戰部組織的談心談話活動。五年來,先后推薦和組織盟員參加中央統戰部、臺盟中央、省委統戰部及省委會舉辦的各種學習培訓活動共計12批114人次,盟員、盟務工作者共40多人次受到各級各類表彰。加強與青年臺胞所在單位的溝通和聯系,做好組織建設工作,發展新盟員7人;加強與地市統戰部門的溝通,積極推薦青年盟員擔任基層政協委員。持續完善盟員信息庫,加大平時和節假日期間慰問關心老盟員力度,及時看望慰問年老體弱和生病住院盟員,送去組織的關心和溫暖。持續提升機關效能,認真開展廉政教育和內部監督,扎實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堅持用規章制度管人管事,財務更加規范,保障更加有力,機關干部晉升職級暢通,省臺盟獲2019年度全省目標責任考核優秀等次。
堅持精準發力 參政議政呈現新提升
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堅持“一盤棋、一股繩”工作要求,緊扣黨和國家中心任務以及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聚焦主題、精準發力,注重質量導向、樹立精品意識,始終堅持高質量調研、高水平建言,提升建言覆蓋面、擴大社會影響力,參政議政工作亮點紛呈。
臺盟陜西省委會把提質增效貫穿參政議政始終,每年定期召開參政議政工作會議,不斷完善參政議政工作機制,創新改進課題調研方式,凝聚集體智慧,調動積極因素,實現了領導班子成員牽頭、專委會承辦、機關干部參與“三個全覆蓋”。五年來,先后承擔臺盟中央、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協調研課題63個,組織盟員、邀請專家、聯合部門先后赴我省西安、延安、安康、楊凌等地和廣東、江西等省實地調研考察,形成調研報告74篇,其中《關于加快中醫藥振興發展的調研報告》《關于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得到了時任省委書記胡和平和常務副省長梁桂批示;《關于推進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開放及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等兩篇調研報告被臺盟中央選為協商建言素材;《關于推動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與思考》的調研報告首次在省委研究室《調研與決策》上刊登;《關于推動陜南三市加快融入漢江生態經濟帶研究調研報告》等兩篇調研報告被省政協評選為優秀調研報告,這些調研成果為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臺盟中央協商議政論壇、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府與民主黨派協商、省政協協商等重要平臺,臺盟陜西省委會始終積極建言獻策,發出協商議政好聲音。五年來,省委會領導先后50多次參加了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府等召開的座談會、情況通報會及重大活動等,就重大人事安排、全省重點工作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提出意見建議,得到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府領導充分肯定。王雪、樊超勝平、賴夷州、楊小玲、謝斌、張景菲、孫夢嶼等青年盟員在臺盟中央舉辦的議政協商論壇平臺上展現風采,分別獲得最具魅力獎、最具實力獎、最具潛力獎,極大鍛煉了青年盟員的參政議政能力。圍繞政協議政性常委會、月度協商會議議題,積極提交切口小、問題準、意見實的交流材料,共作口頭發言10次、被采用書面發言36篇,其中在省政協兩次全會上作了“關于加強文化古鎮建設的建議”“發揮楊凌特色、發展現代農業,開辟‘一帶一路’國家交流合作新局面”的主題發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緊扣中心工作,高度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臺胞的切身利益問題,及時搜集整理上報社情民意信息共計138篇,其中全國政協辦公廳采用5篇、臺盟中央采用16篇、省政協采用18篇,4篇獲得省政府領導批示,7篇被評為優秀社情民意信息,省委會榮獲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集體,5人分別被臺盟中央和省政協評為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先進個人,充分彰顯了陜西臺盟“盟員少而聲音不小,力量小而作用不小”的履職特色。
為積極推動高質量參政履職,促進調研成果轉化,臺盟陜西省委會修訂完善《省臺盟參政議政工作會議制度和獎勵辦法》,盟員建言獻策主動性、積極性顯著提高。盟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認真履行職能,在提案建議上花大力氣、在謀“深”求“實”上下苦功夫,先后向各級兩會提交了提案、建議153件,其中提交全國政協提案29件、省政協界別提案32件,《關于加快構建軍民融合發展人才培訓體系的提案》和《關于“后扶貧時代”統籌推進貧困邊緣戶長效政策保障機制的建議》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督辦提案;《關于以迎接全國“十四運”為契機,促進我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6件集體提案被列為省政協重點督辦提案,9件提案被省政協表彰為優秀提案,《關于完善定居大陸臺籍同胞身份認定工作的建議》的人大建議得到省公安廳的高度重視,專門出臺相關文件對我省定居臺胞身份認定作出相關規定。省委會連續五年獲得臺盟中央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兩年榮獲參政議政先進集體特等獎和臺盟中央優秀黨派提案特別獎,5人次獲得參政議政先進個人。
加強陜臺交流 對臺聯絡呈現新成效
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發揮“鄉情、親情”優勢,積極開展對臺聯絡工作,密切加強與島內外臺胞及在大陸臺商、臺生、臺青的聯系,通過專項活動、日常聯絡、理論研究,推動對臺聯絡“向心里走”“往實里做”,不斷做響做強涉臺工作品牌。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持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我省惠臺政策執行落實、臺商復工復產及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困難和優化營商環境等進行5次專題調研,就惠臺政策落地落實落細、在陜臺胞反映子女上學難、臺胞證與居住證使用認證難、購房難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并提交《關于對在陜臺灣青年進一步加強國情、政情教育的建議》等4件涉臺提案,省委會領導參加臺盟中央赴江蘇南京、昆山等地關于惠臺政策落實情況大調研,《人民日報》對所形成的調研建議作了報道。
把發揮陜西獨特的文化優勢與增進兩岸共識緊密結合,講好歷史文化故事,不斷深化與臺胞團組的持續交往。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先后接待或參與接待了臺灣中青年文化參訪團、臺灣統派人士參訪團等團隊14批次946人次。組織在陜臺商臺胞100余人次先后赴漢中開展三國文化考察、赴寶雞市開展傳承周文化考察活動以及赴京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等,增強了臺胞愛國熱情和反對“臺獨”的決心。組織在陜臺商臺青參加臺盟中央線上新春“云圍爐”、中秋“云團圓”等活動,為臺胞鄉親共度佳節、增進情誼搭建了平臺。連續舉辦4屆兩岸融合發展交流營陜西漢唐文化研習營特色品牌活動,激發了臺灣青年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歷史的認同,取得了良好效果。接待臺盟中央及廣東、云南、吉林、遼寧等兄弟省(市)盟組織來陜調研考察團,交流工作經驗,密切相互聯系。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島內政局因素的不利影響,在入島調研困難的情況下,臺盟陜西省委會認真開展涉臺課題調研和臺情分析研究,積極反映島內的社情民意和臺胞臺商的呼聲建議,形成了《“國家治理”視域下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研究》等8篇高質量、有特色的涉臺調研報告。省委會領導在臺盟中央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5周年座談會上作了《增強歷史記憶 共襄統一偉業》主題發言。積極推薦青年盟員參與涉臺理論研究,在臺盟中央協商議政論壇上,4名青年盟員圍繞“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主題,從不同角度積極建言獻策。
扛起擔當之責 社會服務呈現新作為
五年來,臺盟陜西省委會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民生導向,主動扛起社會責任,將社會服務與民主監督有機結合,統籌謀劃、一體推進。
按照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緊扣“脫貧攻堅鞏固和提升”工作主線,省委會先后18次組織盟員臺胞和省委會機關干部210多人次對深度貧困縣——柞水縣開展民主監督,對全縣8鎮(街辦)25個村的300余戶群眾進行入戶調查,實地檢查監督相關脫貧攻堅政策落實情況。針對20余個監督點開展專項調研,考察中藥材種植等30余個脫貧攻堅產業及項目建設點,投入資金20余萬元發展木耳產業、建設文化廣場、開展消費扶貧等,形成5篇共計30多條具體意見建議。積極參與臺盟中央對口甘肅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先后5次深入天水市開展實地調研,慰問貧困群眾,形成民主監督專題調研報告4篇,為此被臺盟中央評為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優秀組織獎,兩名干部被評為先進個人。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扎實做好省委會幫扶點潼關縣西姚村駐村幫扶工作,先后選派6名干部駐村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先后投入資金50多萬元,助力產業發展、農村教育、設施建設、技能培訓等,慰問困難群眾150多人次。特別是結合臺盟工作特點,引領在陜臺資企業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組織部分臺商深入白河、潼關縣投入資金32.5萬元用于捐資助學、助力消費扶貧,以實際行動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積極參與臺盟中央定點幫扶工作,為貴州省赫章縣投入“兩岸同心”幫扶項目等資金14.4萬元,助力發展教育事業。先后從柞水、潼關選送鄉村干部4人參加臺盟中央舉辦的“筑夢鄉村”行政管理干部培訓班。在精準幫扶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省委會領導撰寫的署名文章《投身脫貧攻堅實踐 彰顯多黨合作優勢》被中共中央統戰部媒體平臺刊載。省委會及一支部榮獲臺盟中央脫貧攻堅先進集體,3名盟員和干部被表彰為先進個人。
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中共陜西省委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廣大盟員,同心協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扎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為臺資企業捐贈防疫物資14萬元;不少盟員和機關干部始終奮戰在防控第一線,主動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多名盟員積極通過紅十字會等途徑捐款;省委會所聯系的臺商為一線防疫人員和志愿者捐贈了價值15萬元防疫物品。報送涉及疫情防控社情民意信息18篇,兩名盟員被表彰為全盟抗擊疫情先進個人,生動展現了陜西臺盟人的責任擔當之勇、助力防控之智。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臺盟陜西省委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臺盟中央、中共陜西省委的領導下,牢記“國之大者”,擔當“責之重者”,愛國愛鄉,建功立業,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和臺盟十一大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