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條”將對經濟產生啥影響?國家統計局回應
來源:中新財經 作者:吳家駒
日期:2022-11-15 15:29:34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20條措施有利于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付凌暉表示,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這有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有利于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隨著這些措施有效落實,有利于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有利于市場需求恢復和經濟循環暢通。
下階段,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持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穩定恢復,強化民生保障,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疫情對市場銷售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
付凌暉認為,從下階段情況來看,疫情對市場銷售的影響仍會存在,但總的看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國消費恢復向好仍然具備較多有利條件。
一是從中長期看,我國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態勢不會改變。二是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將逐步帶動就業擴大和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三是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有利于消費的擴大。四是消費模式創新將會拓展新的增長點。
“總的來看,受到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消費還面臨不少挑戰,但是隨著各項促消費政策逐步實施,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居民就業改善、收入增加,消費保持恢復態勢仍然是值得期待的。”付凌暉說。
對消費恢復保持信心
付凌暉指出,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影響,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但是也要看到,基本生活消費、網上銷售保持穩定,對于消費的支撐作用在逐步顯現。
“從下階段情況來看,盡管消費增長面臨很多困難,受到一些短期沖擊,但是消費持續發展、長期向好的態勢是不會改變的。隨著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新的消費模式不斷增加,對于消費的帶動和支撐作用逐步顯現。總的來看,我們對消費恢復還是保持信心的。”付凌暉強調。
工業持續恢復態勢沒有改變,表現出較強韌性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受疫情多發散發、市場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從10月份情況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有所放緩。但是總的來看,工業持續恢復態勢沒有改變,表現出了較強韌性。
“盡管存在不少制約因素,但是我國工業體系完整、規模優勢明顯,隨著創新驅動增強,結構升級、質量提升態勢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下階段,我們要落實好各項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措施,推動工業生產持續向好,保持穩定發展。”
房地產市場:下階段還是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會上有記者問,如何看待房地產市場行業的下一步發展?
對此,付凌暉表示,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與民生息息相關。今年以來,面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下行,一些前期盲目擴張的房企資金鏈比較緊張,部分地方出現房屋交付困難的問題。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積極推進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加大保交樓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效果逐步顯現。
“總的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定積極變化,但是下行態勢還在持續,下階段還是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積極推進購租并舉,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逐步企穩,保持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