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臺山“僑味宣講”聚僑力暖僑心融僑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羅棠波
日期:2022-12-29 13:15:0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批能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講好的人才,講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廣東省臺山市是著名僑鄉,有180多萬臺山籍鄉親旅居海外。臺山市一直致力于把黨的創新理論原汁原味傳遞給海外僑胞,凝聚僑智僑力,講好中國故事,畫好畫大同心圓。
整合資源,讓“僑味宣講”隊伍更強
理論宣講需要人才支撐,臺山市從宣講人才入手,建強專精“僑味宣講”隊伍。按照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原則,將黨校教師、道德模范、行業好手、臺山好人、鄉賢名人、文藝骨干、優秀志愿者、法律專業人士、僑領代表、“最美家庭”代表、退休老干部等納入宣講隊伍人才庫。
臺山把宣講能力建設作為宣講隊伍建設的關鍵,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把各類宣講隊伍建設納入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納入日常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宣講隊伍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結合階段性工作主題,定期開展宣講能手評選活動,選樹宣講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典型,評選最佳宣講員,予以表彰鼓勵。
針對不同宣講專題,臺山市委宣傳部牽頭,從人才庫精選出與專題相適應的人員,組建市委宣講團、百姓宣講團,做到“一專題一講團”,力求人題匹配,人盡其才。經過集體備課、示范講課等環節后,為宣講團成員頒發聘書,“持證上崗”確保宣講政治方向不偏離、專題內容不走樣。
融合僑情,讓“僑味宣講”成色更足
以僑平臺連僑心。以“華僑商會”為宣傳宣講點,用“商會”帶“僑民”,以“僑創中心”為傳播支點,積極牽線港澳青年;以《新寧雜志》為代表的35家僑刊鄉訊是臺山與海外僑胞、港澳同胞聯系的重要紐帶,特別是《新寧雜志》,從2021年起新開設英文版,讓“僑二代”“僑三代”更加方便了解中國發展。利用好僑平臺,第一時間將黨中央大政方針傳遞給僑胞,實現同學習同教育、凝僑心共奮進。
以僑活動顯僑味。以“粵菜師傅”活動為牽引,創新開展具有“僑味”的“學煮餸”惠僑群眾性文化活動,寓思想于活動;以五豐村“感恩亭”為講壇,開展“東南亞歸僑聽黨課”活動,展現華僑農場僑民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過上美好新生活的鄉村振興動人畫卷。在臺山華僑文化博物館舉辦“飛虎隊”“古巴唐人”“黃嵩齡家族百年歷史”“臺山華僑與早期美國鐵路建設”等特色講堂,講好臺山故事。
以僑廚娘傳僑情。依托“僑鄉巧廚娘”項目品牌,引導“僑鄉巧廚娘”爭當“僑鄉宣講能手”,積極開展“最美家庭”講堂、名人家書誦讀會,唱響紅色歌曲、講好紅色故事,讓黨的創新理論有味有趣有“嚼勁”,引領婦女群眾聽黨話跟黨走,以“半邊天”傳情傳思想,推動黨的聲音進入千家萬戶。
臺山市勇于開拓創新,融合僑鄉僑情,精心組織開展“僑味宣講”。2022年,臺山市開展各類宣講活動超6000場次,受眾超50萬人次。臺山市委宣傳部被廣東省委宣傳部授予2022年“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