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德人權發展論壇”舉行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易舒冉
日期:2022-12-03 09:12:01
人民日報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易舒冉)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22·中德人權發展論壇”1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來自中德兩國的專家學者圍繞“突發事件應對中公共利益與個人權益的平衡”這一主題展開研討交流。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左鋒在致辭中闡述了黨的二十大對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他說,二十大總結了新時代1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輝煌成就,闡明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全面發展的實踐路徑,擘畫了中國人權事業的美好前景。隨著未來發展目標的實現,中國人權事業必將迎來大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必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也將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正值中德建交50周年,左鋒認為,中德作為有重要影響力的世界大國,更需要彼此尊重、對話協商、務實合作,共同探求全球性問題解決之道,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多貢獻。中德人權發展論壇作為兩國交流合作的組成部分,如何更好發揮這一平臺在促進中德友好中的建設性作用,具有現實意義。
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賽巧回顧了自己親歷德國疫情防控、中國汶川地震救援等情況。賽巧表示,德中兩國專家學者圍繞突發事件中的人權保障交流經驗做法,對雙方都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中國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司長陳勝結合抗擊重大自然災害經驗,全面展示了中國特色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發展新路徑與國際交流合作重要成就。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院長汪明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分享了他對中國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研究成果。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前法官邁克爾·埃克伯特通過衛生、反恐、環保等領域司法案例,深入講解了德國國家層面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情況。
全球尚未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陰霾,德國前司法部長格梅林表示,德中兩國相互學習借鑒十分重要,國家應在有效保護公民生命健康的同時,充分保障公民權利。格梅林介紹了德國疫情防控的總體情況,結合疫情防控舉措的相關考慮,與中方專家進行了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