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聲音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2022-06-06 11:40:36
中國多項高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圖為天舟四號貨運飛船與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組合體在垂直轉運。楊志遠攝(新華社發)
中國走在世界前列的高科技領域有很多,包括核反應堆、量子計算、射電望遠鏡、5G和6G通信網絡、人工智能等。最近,又一艘中國貨運飛船抵達中國空間站。也就是說,中國已掌握所有航天技術,包括星際飛行。俄羅斯應與中國在上述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近日,還有許多媒體報道了中國大型干線客機C919量產型首飛成功的消息。目前,C919正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即將交付。購買C919的中外企業已排起長隊。
——據俄羅斯自由媒體網報道
全球最大3D打印工程將建成
在中國青海建設的黃河羊曲水電站大壩,將取代位于阿聯酋迪拜的一棟辦公樓,成為史上最大的3D打印建筑。
這座180米高的水電站大壩位于青藏高原、黃河上游。參與該項目的中國設計者介紹,建設現場不會有工人施工:所有工程機械(挖掘機、卡車、推土機、壓路機)都無人值守。施工將完全由機器操作進行,它們由人工智能算法驅動。機器人將逐層“打印建造”,并在施工過程的每個階段測試結構的堅固性。建設工作還可以日夜不間斷地進行。
該項目負責人稱,他們的目標是將工人從繁重、重復和危險的高海拔施工中解放出來,此外還有助于消除人為錯誤。
——法國《新工廠》周刊網站文章
外企繼續大規模涌入中國市場
面對疫情沖擊,上海采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外向型企業“穩鏈”。圖為5月20日拍攝的上海泓明供應鏈分撥中心一角。這里輪轉著來自美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集成電路零部件。新華社記者 周 琳攝
對于大量的日本、歐洲以及美國企業來說,中國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市場,而且是開拓全球市場的重要基地。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為跨國工業供應鏈將貨物從中國運往國外市場鋪設了一條路線。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盡管疫情反復和全球不確定性帶來了挑戰,但今年前4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6.1%,達到744.7億美元。
美國和中國的商業專家一直在警告不要試圖將中國從供應鏈中剝離,因為這不僅會導致失去巨大的中國市場,還會造成成本上升。在華美國企業明白,轉移生產意味著巨大的財務成本。最重要的是,企業行為是由經濟利益而不是地緣政治驅動的。今天,中國的制造業優勢不再基于低勞動力成本,而更多基于該國供應鏈的成熟和規模。歸根結底,外國企業繼續涌入中國,是出于理性的商業和經濟考慮。
——據希臘《現代外交》在線雜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