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產學界人士:服務業國際化為經濟轉型帶來機會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小愿 安英昭
日期:2019-10-15 10:07:42
臺灣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14日在臺北表示,臺灣經濟轉型發展,有很大的機會存在于服務業的國際化。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當天舉辦2019工研院年度專刊發表暨臺灣科技服務新生態創新論壇。施振榮以“千倍機會的服務業國際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10月14日,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在臺北舉辦2019工研院年度專刊發表暨臺灣科技服務新生態創新論壇。臺灣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以“千倍機會的服務業國際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施振榮表示,臺灣經濟轉型發展,有很大的機會存在于服務業的國際化。 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攝
施振榮表示,在服務業方面,臺灣應該專注打造全球華人優質生活的創新應用示范重鎮。他認為,提升臺灣競爭力,需要具備新思維,例如實現從降低成本到創造價值、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從自制率到附加價值率,以及從科技創新到人文創新的思維轉變。
施振榮認為,在服務過程中要不斷創新,在國際經營上也需要因應各地市場進行在地化,因此服務業相對于制造業具有“千倍機會”,但也面臨“百倍挑戰”。
他認為,臺灣具有國際化潛力的服務,包括資訊、醫療、品牌行銷、農業科技服務等。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臺灣產業結構中,服務業占GDP比重最高,服務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逾六成,是帶動臺灣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但服務業存在研發投入偏低、出口規模小的困境。
蘇孟宗認為,臺灣在軟件開發方面有相當優秀的技術人才,若能重視服務業與中小制造業使用者需求,開發商機,加上當局以法規、人才雙管齊下,扶植以新興科技為基礎的科技服務業,進一步建立臺灣的科技服務新生態,將能有效協助服務業與中小制造業轉型升級,重塑臺灣產業競爭力。
新竹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所長林福仁認為,要探索如何在機制上讓“產官學”投入更多資源進入創新事業,在資源相對較少的中小企業聚焦大的生態系統。讓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降低科技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