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國國內電商業務 亞馬遜微笑不再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曹靜
日期:2019-04-19 09:03:25
17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消息稱,亞馬遜將于七月中旬之前關閉中國國內市場業務,將重點關注海外商品銷售和云服務等業務。中國消費者將不能從亞馬遜平臺上的國內第三方商家購買商品,但可以在全球商店訂購商品。18日,路透社最新報道稱,亞馬遜周四正式通知商戶,將從7月18日起不再運營中國電商業務,并停止在亞馬遜中國網址向商戶提供服務。
從A到Z,亞馬遜的各類商品和服務沒有留住中國消費者,留住中國消費者的是另A開頭的中國本土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以及后起之秀京東。據市場研究公司艾瑞咨詢的數據,兩家公司去年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占比高達81.9%。
2004年,亞馬遜收購了主營圖書和音像制品的卓越網,從此進入中國。 亞馬遜電商15年來在中國的成績差強人意,不僅是因為對手太強大,競爭太激烈,更是因為“本土化”做得不夠。
磕磕絆絆的本土化
亞馬遜DNA里的美國味太重,那些在美國成長起來的商業模式沒辦法吸引中國消費者。中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是本土企業慢慢培養起來的,而改變消費者的習慣又太難,以至于亞馬遜的技術毫無用武之地。
阿里巴巴早在2004推出了支付平臺支付寶,目的是為了解決用戶和商家的支付信任問題,因為當時中國用戶雖然擁有銀行卡或信用卡,但遠沒有形成習慣,而且信用體系也不完善。而同期的美國,傳統支付方式更加成熟,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零售,傳統支付方式是主流。相比之下,亞馬遜直到2017年才推出了自己的支付Amazon Pay。從2004年到2017年,中國消費者早已習慣了移動支付帶來的巨大便利,支付耗時進入了以秒計算的時間維度,銀行卡支付或者貨到付款顯得太落后、太麻煩。
除了支付,還有一看名字就知道沒有做好本土化的亞馬遜Prime會員。Prime會員在美國受到歡迎,會員用戶能享受到購物折扣和免費、快捷的快遞服務。不僅購物,亞馬遜旗下的視頻流媒體、線下零售店Amazon Go、智能音箱Echo,都向Prime會員敞開了大門,完整的會員生態中包含了亞馬遜的忠實用戶,并且不斷吸引新用戶的使用,最終讓他們為亞馬遜花更多的錢。
但在中國,只有會員才能享受的免運費服務再平常不過,Prime會員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沒有競爭壁壘,加上中國電商平臺眾多,選擇眾多,當亞馬遜生態還沒有在中國形成規模前,Prime會員只能當配角。
主攻跨境電商?
在回應退出中國的傳聞時,亞馬遜此前回應第一財經稱,亞馬遜始終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承諾,未來將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云計算等更多項目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中國跨境電商面臨的一個尷尬境地是不“名副其實”,因為無法保證商品來源,總是伴隨著假貨爭議。而亞馬遜不同,因為它的總部就在美國,可以以跨境商品來源地自稱,在中國做跨境電商更加名副其實。但早在2017年,美國商業內幕網就評論稱,即使主攻跨境電商,亞馬遜也不一定有優勢,即使真要做,也應該先按當地情況制定Prime會員制以吸引消費者。商業內幕網表示,亞馬遜還應該在其移動版APP上下功夫,因為相比中國國內的購物APP,亞馬遜APP太平淡無奇。
亞馬遜CEO貝佐斯做事不在乎眼前得失,以創造長遠價值為核心,有媒體認為,這次亞馬遜退出中國國內電商業務是為了專注其他市場。但無論亞馬遜未來的價值在哪里,國內這部分電商業務從7月18日起將不再屬于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