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將超600億 年增長率超20%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綜合
日期:2019-12-11 11:16:55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趙志國12月9日在2019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網絡安全產業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產業規模預計超過60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20%,明顯高于國際8%的平均增數,保持健康的發展態勢。
網絡安全產業投融資也更加活躍。工信部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公開融資方面,國內上市的網絡安全企業達到了23家,創新孵化方面,有100多家創投機構在網絡安全領域進行投資布局,匯集超過了150家創新創業的企業。
5G、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風險挑戰和不確定因素。
趙志國強調,發展網絡安全產業,是提升網絡安全綜合實力的重要手段。建設高端、自主的網絡安全產業體系,對于構建繁榮、穩定、保障有力的網絡空間,推進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當前我國網絡安全取得了積極進步,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為保障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網絡安全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既有防火墻、監測以及防病毒等傳統產品,又有態勢感知、數據防泄露等新興產品,基本構成了覆蓋防護、監測和應急的各個環節,以及集成運維和服務的各方面全產業鏈的產業和服務體系。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在上述論壇上表示,工信部著力培育壯大網絡安全產業生態,統籌推進北京、湖南等地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集聚發展效應初步顯現,開展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帶動投資超160億元。
與此同時,網絡安全產業的短板也日漸突出。“產業整體規模偏小,2018年產業規模僅占全球6%。”趙志國說,我國安全實力相對較弱,缺乏龍頭企業;網絡安全的核心元器件、核心設備和基礎通用軟件等關鍵核心技術缺乏;我國產業創新的能力不足,產業發展的環境也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企業和產品國際市場的認可度還不高,國際競爭力和輸出的能力相對較弱。
陳肇雄強調,必須突破關鍵技術,掌握安全發展主動權。加強網絡安全基礎性、通用性、前瞻性技術創新研究,努力攻克基礎技術,解決網絡本質安全問題。打造良好產業生態。培育壯大若干網絡安全龍頭企業,鼓勵帶動一批中小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各行業各領域持續加大網絡安全投入,加強供需對接、產融結合,促進網絡安全產業更好滿足各行業各領域需求。
為加快構建新興融合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工信部會同九部門聯合印發《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構建協同推進、各司其責的安全工作體系,超前謀劃5G、車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領域安全風險應對。
各地政府也正在全面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努力構建與信息化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網絡安全產業體系和管理服務體系。比如,北京市將網絡安全產業作為全市優先發展的高精尖產業方向,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開放合作,積極營造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頭10個月全行業的營業收入超過了1萬億元。其中,網絡安全產業實現了長足發展。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正式揭牌,主要園區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國內超半數網絡安全企業注冊在北京,正在引領我國網絡安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在論壇上介紹,充分發揮北京的優勢,制定了制度框架、基本要素統一的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知識政策體系,加強高精尖基金對園區企業的支持,從企業的發展開始入主園區的企業將享受到更大力度的優惠政策,包括在租房、稅收上的優惠,設立國家安全網絡科學基金,支持重大項目落地發展,在人才落戶、子女教育、工作居住證、醫療保障等方面給予優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