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經營第一村”的新僑風采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賈平凡
日期:2020-10-26 09:31:29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三星鎮林西村聲名遠揚——
“跨國經營第一村”的新僑風采
林西村黨群服務中心外景 林西村黨總支供圖
林西村曾是江蘇省南通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偏僻村落。近年來,作為江蘇省首個華僑村,林西村“新僑之鄉”正聲名遠揚。
據林西村黨總支書記惠軍緒介紹,現在,3526人的林西村,有600多人在外經商。他們的足跡遍布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外匯逾2億美元。而海內外聯動的經商方式,也讓林西村贏得“跨國經營第一村”的大名。
30年來,依托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現為“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的資源優勢,林西村人將南通的家紡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地。近些年,腰包鼓起來的林西人把商業版圖邊界拓展得更寬廣。但無論腳步走多遠,不管事業多成功,遍布五大洲的林西人始終心系桑梓,用行動支援家鄉建設。在海內外林西人的共同努力下,林西村的發展早已今非昔比。請隨本報記者的腳步,一同捕捉今日林西村容村貌的新僑元素,一起聆聽林西僑商海外創業的精彩故事。
從“林西農民”到“跨國老板”——
抱團“出?!逼词聵I
“受今年疫情影響,一部分平時滿世界飛的林西村僑商最近都待在國內,時?;卮濉!蹦贤ㄊ泻iT區僑聯主席李振東一邊熱情介紹,一邊帶領大家來到南非僑商郁禮平的家中。
在干凈敞亮的餐廳里,郁禮平和輾轉歐洲和非洲半生的僑商郁建元、羅馬尼亞僑商蔡云松、贊比亞僑商宣亞標一起圍桌暢談。從出國創業之初到各自發展近況,4位僑商像拉家常一樣,將林西村變為華僑村的歷史娓娓道來。
林西村位于南通市海門區和通州區的交界處,距現在海內外聞名的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僅1公里。
“疊石橋家紡產業為林西村人走向海外提供了產品支撐和發展方向?!毙麃啒私榻B,雖然現在大家將事業拓展到更廣闊的商業領域,但家紡是不少林西村人立足海外的第一塊“敲門磚”。
故事要從30年前說起。1991年,林西村村民郁建祥背著20包繡品到羅馬尼亞碰運氣,成為海門區出國經營第一人。嘗到甜頭的郁建祥回國后,迅速將好消息分享給家鄉親友。自那以后,在“親幫親、鄰幫鄰”的淳樸鄉風帶動下,越來越多愛拼敢闖的林西人抱團“出?!保蚱词聵I?!袄相l變老外”,成為這些年走向海外林西人的生動寫照。
在那個人人都想當老板、政府鼓勵村干部帶頭致富的年代,時任林西村黨支部書記的蔡云松坐不住了。
“村看村,戶看戶,村民看干部。我不帶頭致富,又怎么領著村民致富呢?”蔡云松深諳其中的道理。1997年,身兼村務工作的蔡云松踏上了赴羅馬尼亞“開路”的創業征程。和所有到海外經商的林西村僑商一樣,蔡云松也經歷了無數創業的艱辛。但他從不氣餒。每次村中開會,他都和鄉親們分享出國經商的心得體會、便利條件和注意事項。在他的帶動和鼓勵下,林西村一大批村民到海外經商,闖出了更多致富的門路。
“沒有改革開放,我們這些‘洋老板’縱然有三頭六臂,也翻不過窮的‘手掌心’?!闭劶傲治鞔鍍S商的成就,郁建元一語中的。
從“低矮瓦房”到“洋氣別墅”——
鄉風村貌大變樣
究竟是怎樣的一方山水養育出這群敢在海外闖天下的林西兒女?富起來的林西兒女又如何反哺家鄉的發展建設?帶著問題,且走且看。很快,一個更加真實可感的林西村便呈現在眼前。
這里依然有傳統的中國鄉村風貌:一些年代久遠的簡陋村舍,零星雜陳在鄉間道路兩側;不少民居門外即是稼穡遍野,院內晾曬一地谷物;雞鳴犬吠之聲不時入耳,彌漫四野的裊裊炊煙撲鼻而來。
這里卻也不同于一般的中國鄉村:一棟棟風格各異的精致“小洋樓”“大別墅”連排連片,一些人家門前還停著價值不菲的名車;一輛輛滿載各種家紡材料的大小貨車不時從身邊駛過,而這些材料是主人剛在家中院子里打包裝載的;一堆堆數量巨大的家紡材料和各種型號的家紡生產機器,堆積在一些民居的房中院內,不少村民正在加班加點,趕制將要發往海內外的訂單。
在林西村,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頗具規模的“小洋樓”“大別墅”?!斑@家人在厄瓜多爾,這家人在南非,這家人在智利……”隨行僑商一一介紹房子的主人現居何地。
這些房子大多建于2000年至2010年之間。常年不在村中生活,且已在海內外多個城市置業安家,林西村僑商為何要斥巨資在村中蓋如此精美的樓房?
“不管走多遠,大家還是喜歡老家。每年逢年過節,海外的林西村鄉親們都要回鄉祭祖,把老家收拾漂亮是必需的嘛。”宣亞標說。
除了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好,對林西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改善,林西村僑商們也不吝出錢出力。
今年4月的一天,在微信群“林西村華僑華人家鄉群”中,一名海外鄉親提議,大家一起出錢為林西村增設路燈。這一提議立即得到群中多位僑商的積極響應。
過去這些年,這樣的情景在林西村并不少見。僑商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樓房翻新了,道路拓寬了,溝渠清潔了。看著家鄉越變越美,回鄉探親訪友時,林西村僑商們臉上有光彩、心中有底氣,出國打拼的勁頭更足了。
從“民富國強”到“全球如意”——
僑商朋友遍天下
郁建元家住在一幢三層帶電梯的別墅“建元樓”里。在林西村,這棟別墅最特別之處在于,大門門楣上鐫刻著“全球如意”4個金色大字。
2010年,重新翻建住宅落成時,郁建元將原來大門上的“民富國強”4字更換為“全球如意”。問及初衷,已年過七旬的郁建元朗聲笑道:“時代變化了。中國是正在崛起的大國,大國要有大國的姿態嘛。原來,我們只要關心中國民富國強就好了;現在,我們還要關心整個世界。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這就是習近平主席說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嘛?!?/p>
在林西村,有這樣想法的僑商不只郁建元一人。長于思而敏于行。今年4月15日,智利江蘇商會會長郁飛將從中國籌集到的67箱、10萬多只一次性防護口罩,捐贈給智利駐上海總領事館。箱子上印著中智兩國國旗,還用中文和西班牙文寫著“我們永遠與你同行!智利,加油!”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以來,林西村海外僑商的身影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隨處可見。他們不僅全力支援中國抗疫,也第一時間馳援住在國戰疫。
而多年來,無論是祖(籍)國還是住在國有難,林西村的海外僑商都會搭把手、出把力,積極參與人道主義援助。除此之外,在異國他鄉的日常生活中,他們樂善好施,和當地民眾打成一片,留下了“中國人,好朋友!”的良好形象。
在海外,不少林西村僑商不僅是成功的中國商人,也是促進住在國和中國往來的民間外交大使。
秦金生成為受邀參加塞爾維亞總統家宴的第一人,宣亞標因其對當地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而先后得到贊比亞4位總統的接見,郭建聰因身體力行尊重中東客商的文化習俗而深交多位穆斯林好友……憑借誠實正直的品格,林西村僑商與住在國民眾交好,架起了民間交往的橋梁,促成歐洲、非洲和南美洲地區的不少城市與南通市結成友好城市,為開辟國際合作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