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旅” 助“老城區”向“新”而行
來源:國際在線
日期:2024-07-03 16:51:49
賽博朋克風的兵馬俑騎著機甲鐵騎飛馳而來;多巴胺炫彩的鐘樓,讓穿越千年的風也有了時尚氣息;古色古香的大雁塔在數字技術投射下,變換著千姿百態的面貌……
不久前的深圳文博會上,由旗眾數字文化產業園奇境文化公司使用AIGC技術制作,以“陜西古代文明”為主題的創作,吸引了全國文博從業者聚焦。用數字技術讓歷史“潮起來”,這是碑林區以“數字+”賦能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碑林區依托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搶抓數字文旅重大發展機遇,聚焦打造高能級、品質化“古都文明傳承示范區”,著力實施數字文旅“五個一”工程。在數字浪潮中,這座“老城區”不斷拓展文旅產業發展新賽道,讓一場由技術革新引領的文旅盛宴升騰翻涌,新質生產力的創新驅動深度作用于產業升級,“數字”揮動起的“魔法棒”,賦能文旅發展邁入一個更加智慧、多元、個性且充滿無限想象的全新時代。
一條奇異瑰麗的“絲綢之路”
“數字”入景 文化有了“活起來”的極致浪漫
獵獵西風拂起一層薄沙,落日將大漠染成金色。在動態光影投射的大雁塔下,與玄奘法師深談;走進龜茲老街,看交錯浮華與斑駁老墻碰撞出濃郁的色彩;來到敦煌,“變身”壁畫人物,伴隨真實世界里的舉手投足,壁畫中的飛天造像亦如影隨形“活了起來”……
6月29日,以絲路元素為貫穿,旗眾數字文化產業園內的《方舟》AI藝術展進入布展最后階段。步入現場,瞬間置身于一個夢幻的世界。“歡迎來到波斯細密畫的藝術殿堂……”一轉身,波斯“講解員”正將精美絕倫的細密畫歷史娓娓道來:在AI微動效技術“加持”下,這些“虛擬來客”的神態語調與真人幾乎無異。他們,與他們所展示的細密畫,共同帶來跨越千年的時空故事。
“作為原創項目,《方舟》AI藝術展通過大量AIGC與人機交互技術的結合,探討時間與空間、人類文化和技術發展的思考。”藝術展項目經理李康樂向記者表示,AI藝術展不僅是場沉浸式盛宴,更希望讓大眾深刻感受科技與歷史、藝術相融,“體驗一種文旅新可能。”
碑林區是西安聞名的人文大區,從鐘樓的晨鐘,碑林博物館的石刻,興慶宮公園的大象滑梯,德福巷的咖啡館……這些街巷風景細細訴說往事今風,承載碑林記憶,亦記錄西安千百年來的繁華與底蘊。
但如《方舟》AI藝術展給人們的感知一般,如今,“走起!去看歷史!”這句話在碑林,早已不是拍照、打卡、聽講解的千篇一律。
你可以戴上VR設備,在西安博物院體驗數字交互,感受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可以在碑林博物館體驗互動廳,跟隨數字書法視角,一鏡解鎖盛唐書法名碑;可以開啟一場詩畫交融的視覺盛宴,在陜西歌舞大劇院沉浸式裸眼3D項目中步入綺麗夢境;也或者在云端“駐足”于“古筑風華卷”的AI文化長卷前,一日看盡長安花……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強化創新驅動,鼓勵加快存量文旅資源的創造性轉化,支持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文旅新場景、新項目。眼下,碑林區已推動形成“3+6+6+8”(即三大數字文旅產業聚集區+六大AI新產品+六個數字新場景+八大線上體驗項目)數字文旅產業體系。
以“云展覽”“數字+展陳”“數字+文創”等新筆法,搭載AIGC、AR、VR、智能數字人等前沿技術——伴隨一幅徐徐鋪展的“新形態文旅地圖”在區域內日漸豐盈,這不僅僅是一場體驗的革命,而成為讓文化遺產不再塵封記憶,讓歷史通過虛擬現實躍然眼前,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凝練為輕點指尖就可以觸達的極致浪漫。
一條“以聚為核”的產業之鏈
向“新”蓄力 為數字文旅發展增智匯力
西安城南,二環立交上車水馬龍,繁華涌動。
走進位于長安大街3號的旗眾數字文化產業園,超5000平方米的園區內,一排排屏幕閃爍,無數關于數字文創領域的奇思妙想與最新設計在這里生發與出爐。
當打開《王者榮耀》游戲,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邊境突圍”,你是否知道,這其中也有著來自西安的“數字力量”?
為大量文旅內容產品嵌入來自西安的“數字大腦”——作為陜西地區規模最大的互聯網視覺設計、數字設計、文化設計產業中心,旗眾數字文化產業園以奇境、啟莫、大秦企業等為龍頭企業。旗眾數字文化產業園負責人王晶介紹,成立短短2年,“如今我們園區已是騰訊排名前三、阿里排名前五的優質供應商,入駐企業達20家,覆蓋視覺、數字文旅、AIGC應用、短視頻等多個產業鏈條。”
一座園區的閃耀并不是偶然,而是一次次踩準風口、努力以后的水到渠成。近年來,碑林區持續加強對數字文旅企業的摸排走訪,將82家規上企業、20家達規企業、18家臨規企業納入文旅企業白名單管理中,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在此基礎上引導數字文旅企業聚集,初步形成具有碑林特色的三大板塊數字文旅產業聚集區。
“要深挖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把‘鏈式思維’貫穿始末。”6月30日,碑林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在受訪時表示,碑林區在培優育強龍頭鏈主企業的同時,加快構建產業鏈生態,不斷加強協同配套能力。以動漫文創為例,作為國家級創業孵化基地——陜西動漫產業平臺為核心的動漫文化產業園中,唐妞、秦風小子、唐富貴等火出國界的文創IP持續從這里“出道”、“出圈”,園區2023年實現技工貿收入33.6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8.17億元,實現稅收1.5億元。
向“新”蓄力,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新芽”。當新興文化產業“長成林”,友誼路上,以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為核心,以思創藝孵化器、締造者機器人等為龍頭企業的“文化+科技”類文化企業集群,累計榮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等中省市榮譽資質近20項,入選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國科技產業》典型案例。
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的形式,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公開征集各類數字文旅產業應用場景,吸引更多的優質項目和團隊參與到數字文旅產業發展中來,遴選和打造一批技術創新優、應用效果好、復制推廣性強的數字文旅產業應用場景。
如今,在碑林區,越來越多科技型企業在數字文旅賽道上密集布局,一大批上下游企業展示了科技賦能文旅的無限可能,攪動數字文旅融合發展的“一池春水”。
一場政策與發展的雙向奔赴
“乘法效應” 鋪就數字文旅高質量發展之路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文旅行業正經歷巨大變革:數字化、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文旅新場景,催生文旅新業態,帶來消費新體驗,構建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
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已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西安市在《西安市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中強調,實施數字驅動創新:著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大力發展數字文旅經濟,讓數字經濟助力文旅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在數字文旅世界里做好從量變到質變的“乘法”?如何乘時代東風,讓“政策先行”成為助力產業發展與福祉大眾的堅實“臂膀”?
碑林區的做法是,在2024年初出臺了《碑林區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以“一聚焦兩圍繞四突破”為核心,聚焦全區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形態、優秀歷史文化遺存,以非遺數化、景區數化、商圈數化、文物活化為突破,從夯實產業基礎、培育新型業態、構建資源體系和保障措施四個方面,提出了18項具體措施,畫出清晰的“路線圖”。
為加快《西安市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在碑林區落地見效,碑林區還相繼發布數字文旅產業“揭榜掛帥”政策和文旅招商項目;推動設立陜西(碑林)數字文旅發展基金,以基金為基點,成立碑林區數字文旅基金聯盟,夯實工作基礎,凝聚各方合力;區領導掛帥赴北京、上海等地,積極洽談相關項目落地碑林;策劃《風起碑林》沉浸式文旅項目,打造原創內容系列文化IP,助推文旅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錨定數字文旅的“新賽道”,用前瞻性戰略思維,搶占先機,打出了一套務實管用的“組合拳”——這還遠遠不夠。碑林區仍在思考,要“騰籠換鳥”為數字文旅發展拓展空間,要狠抓落地為數字文旅發展提質增效。
以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構建完善“數實融合、雙輪驅動”的產業格局——就在7月2日,西安市碑林區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古城舉行。
以“數字賦能文旅,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大會通過主旨演講、推介簽約、成立雙聯盟、公布應榜名單、發布惠民活動、發布數字成果、沙龍分享等活動,充分展現碑林區發展數字文旅的信心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當數字為文旅插上騰飛的翅膀,一座古都滿城文化的“且與詩意共遠方”成為一種必然。
“我們希望大會成為數字文旅研討交流的平臺和推動項目落地的起點,加速數字文旅創新發展聯盟和數字文旅基金聯盟的建立,不斷拓寬產業邊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讓‘數字文旅’成為碑林新名片。”碑林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