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老枝”綻“新芽” 藝術展滬上開幕現傳承之美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謝夢圓
日期:2023-09-08 16:59:57
云南大象“散步”一千多公里的有趣新聞成了連環畫素材;畫面中破碎后視鏡里的都市一角仿佛科幻大片……7日,“古韻新章浦東民間藝術展”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美術展廳開幕,現場展出了89件優秀民間藝術作品,其中包括來自上海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十余件特邀作品。
年長的觀眾在剪紙作品《雅廳》里仔細尋找傳統江南民居的細節;以桃花、蜜桃聞名的南匯的觀眾,在農民畫《桃花的一生一世》前,重溫了從插苗到桃花盛開,再到蜜桃豐收的家鄉“專屬記憶”;連環畫《車窗外》中,作者以地鐵窗口為創作之“眼”,用窗外的田園美景串聯起母女兩代人的溫情與美好;更有觀眾看到土布與鏡面結合的裝置作品,先是感嘆時尚前衛,定睛細看,才發現這不是熟悉的浦東特產“土布”嗎?然后笑著感嘆“土布不土”……觀眾們漫步在展廳中,不時發出會心的微笑。作為近年來浦東最大規模的民間藝術展,這些作品中蘊含了作者對鄉土記憶、傳統文化的真摯情感與深入思考。
主辦方介紹,一直以來,浦東孕育著種類眾多,想象力豐富,技藝精湛的民間美術,在農民畫里感受真正的人間煙火,從土布的紋理之中觸摸浦東的歷史脈絡,這是民間美術不可替代的人文意義,也是民間美術作為本土藝術結晶的重要美學價值,更是民族美育之基。
記者注意到,這次展覽有多位“父女檔”“師徒檔”作者共同入展,充分提現了民間藝術傳承后繼有人,不斷繁榮與發展,年輕作者的加入也為民間藝術注入了全新活力。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非遺”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守白和女兒李詩憶均以剪紙作品參加展覽,父親以作品追憶江南舊居的典雅靜謐,女兒李詩憶的作品則以現代手法刻畫了奮力奔跑的都市人形象,上海剪紙國家級傳承人奚小琴和徒弟石勤玲也各自以剪紙作品參展,前者關注傳統水鄉,后者聚焦上海新興的城市地標建筑,異曲同工,都反映了上海社會經濟的發展成果。
主辦方介紹,近年來,在民族文化自信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民間藝術迎來了全新發展機遇,國潮動人,“非遺”走紅,越來越多的創作者主動學習民間藝術,將民間藝術的元素應用到更多美術創作中,傳統民間藝術的“老枝”滋養了新的藝術嘗試,許多年輕的創作者以民間藝術的豐厚土壤為養分,不斷創新,結出碩果。
更讓觀眾感到驚喜的是,此次展覽還引入了環境編舞,圍繞裝置作品《面對面》進行了環境編舞,布面、人面、鏡面,在琵琶演奏和舞蹈的流動中不斷互相碰面又分離,啟發觀者思考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與溝通,以另一種藝術形式詮釋了作品的主題,也帶給觀眾多元享受,拓展了作品的表現力、感染力。
近年來,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不斷創新,策劃推出不同主題的藝術展覽,以迎合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欣賞口味和需求,將展廳變成全民美育的大課堂,展現藝術風采的大舞臺,為新時代提供豐厚的文化精神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