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海外目的地”訴說出國游“變”與“不變”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丁雅梔 辛斌 趙乾坤
日期:2024-02-04 18:03:38
編者的話:為期8天的春節假期是出境游的重要窗口期,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重新踏上了出境游的旅程,探索世界各地的美景和文化。《環球時報》連續兩年發起線上投票,邀請網友選出春節期間最想前往的海外目的地,今年票選出的前十大海外目的地為:馬爾代夫、新加坡、泰國、俄羅斯、日本、新西蘭、冰島、瑞士、法國、意大利。對比發現,馬爾代夫兩年都居于榜首,新加坡、泰國熱度上升,日本排位下降,還有一些國家今年沒有出現在榜單前十。有哪些原因造成了榜單的變化?該榜單反映了當下中國游客哪些消費特征?
免簽增強東南亞“磁吸力”
“排名前5的都是中國周邊的國家,排名前幾位的都是熱情擁抱中國游客的國家,出境旅游就像到別的國家串門,不僅要體驗美景風情,更要綜合考慮目的地的友好指數。”旅游行業專家鐘暉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馬爾代夫不僅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被美麗的珊瑚礁和湛藍的海水環繞,而且旅游業發展成熟。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曾博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跟馬爾代夫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友好,以及中國到馬爾代夫的航班不斷增加,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游客去馬爾代夫旅游的意愿。
根據馬爾代夫旅游部統計,2023年共接待外國游客約187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約18.7萬人次,占比10%,位列前三。2020年之前,中國是馬爾代夫的最大游客來源國。馬爾代夫旅游部預計,2024年外國游客將達到200萬人次,中國游客數量有望重回榜首。
新加坡和泰國連續兩年都在榜單上,值得關注的是,二者今年的排名都有所提升。曾博偉分析稱,一方面,“新馬泰”是東南亞旅游經典路線,尤其是冬季,溫暖的氣候吸引了很多中國游客。另一方面,免簽政策進一步刺激出境游消費,為泰國乃至東南亞旅游市場再次注入“強心劑”。
“新中雙向旅游需求激增,多家航空公司擬添航班。”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與中國宣布落實30日互免簽證后,相關航班和旅游配套的搜索與預訂量激增。互免簽證政策宣布后1小時,“飛豬”平臺上新加坡機票搜索量環比增長超15倍、酒店搜索量環比增長超6倍。各相關航空公司均表示密切關注航班需求,并計劃增加航班頻次和航線。
1月30日,泰國旅游與體育部部長素妲婉表示,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至1月28日期間,赴泰國際游客人數累計達274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數量居于首位。隨著1月28日中泰雙方代表在泰國曼谷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泰王國政府關于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協定》,泰國旅游熱度高漲。中泰正式簽署互免簽證協定當天,攜程平臺上泰國相關關鍵詞搜索熱度環比前一天增長超7倍,其中機票、酒店環比增長均超6倍。
對于俄羅斯的上榜,曾博偉認為,俄羅斯對于中國60歲以上的消費者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這類群體對俄羅斯有特殊的情感,且消費能力強,閑暇時間豐富,因此票數高。
韓、英、澳未上榜值得反思
“春節中國游客最想前往的十大海外目的地”榜單去年的排名情況是:馬爾代夫、日本、泰國、法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瑞士、新西蘭、德國、英國。對比發現,日本從去年的第二名滑落至第五名,而韓國、英國、澳大利亞未能出現在榜單里。
曾博偉表示,日本由于距離近,旅游產品多元,加上二次元文化受到年輕人的喜歡,因此受到青睞,但客觀來說,中國游客對日本的興趣相對以往有所下降。日本觀光廳發布的訪日外國游客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游客訪問日本僅有59.46萬人次,較疫情前同期減少了86.9%。去年8月,日本正式開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此舉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不小的打擊。線上旅游平臺日本出境游相關產品搜索量均下降,還出現了不少退單情況。
韓國銀行(央行)2023年初發布的《中國經濟重啟對韓國的影響》報告,特別提到中國出境游的開放對韓國經濟的影響,并表示“訪韓中國游客的增加,將使得韓國服務業得到提振”。但根據韓國旅游發展局的數據,截至2023年10月,赴韓旅游的中國游客僅為152萬人次,而與2019年同期的500萬人次相比僅恢復到30%左右。這與去年年初,有多位中國網友表示入境韓國后在機場遇到一系列離譜對待有一定關系。比如,中國游客下飛機后就收到一個黃色牌子,被要求掛在脖子上并被帶去單獨的區域做相關檢測。數據顯示,即便有中秋國慶假期的帶動,去年10月單月訪韓游客數量也僅達到2019年同期的40%。
“英國市場對中國旅游的需求度極高。”英國的中國入境旅游商Wendy Wu Tours公司發言人凱特曾如此表示。去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三批恢復出境團隊游的國家和地區名單,英國也在名單內。但根據英國旅游局數據,2023年約有34.2萬中國游客到訪英國,為2019年同期水平的40%。國際旅游協會最近的一份報告也證實:中國游客現在更愿意選擇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購物,因為在這些國家他們可以享受免增值稅的購物待遇。“脫歐”后,英國在2021年取消針對海外游客的免稅購物政策,這讓當地相關從業者感慨,英國失去越來越多高消費的國際游客。
澳大利亞從去年的第六名跌至前十開外。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稱,來澳洲旅游的中國游客數量還未能完全恢復。《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認為,高昂的成本、短缺的航班以及缺乏會說中文的導游,這些綜合因素導致澳大利亞游在中國一時間還“熱”不起來。自去年6月起,澳大利亞各個州旅游和活動主管頻頻訪問中國,希望讓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游客重返澳大利亞。
50倍以上增長!新目的地快速崛起
曾博偉表示,總體來看,中國旅游市場恢復態勢良好,出境游可能會恢復得比入境游更快一些。那么,消費者的訴求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去哪兒”平臺提供給《環球時報》的資料顯示,出境游的預訂,往往更早一些。但相較往年,2024年免簽國家的增多讓不少人選擇先訂酒店再關注機票價格。早在去年12月中旬,春節期間境外酒店預訂量就開始明顯增長,1月10日左右進入出境游酒店預訂高峰,機票預訂高峰在1月底。“飛豬”平臺數據也顯示,出境游預訂節奏較去年提前半個多月,已接近2019年水平。
“春節出游的人多,不提前訂酒店、買機票,價格會漲很多。”提前一個月預訂了泰國行程的胡瑜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此外,“飛豬”平臺方面告訴《環球時報》,相較于去年,出境游熱門目的地正在由“4小時飛行圈”向“12小時飛行圈”拓展。出境游目的地前20名中,“12小時飛行圈”國家和地區占比過半。一批新的出境游目的地正在快速崛起,如俄羅斯、埃及、塞爾維亞、摩洛哥、挪威,上述出境游黑馬目的地預訂量同比去年均取得50倍以上的增長。
鐘暉表示,總體上2023年出境游恢復到疫情前的30%,一些小眾目的地,如冰島、巴爾干半島的塞爾維亞、中東地區的卡塔爾等增長很快,不少國家給予了中國游客免簽待遇,也會激發一部分游客的出游意愿。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有利于促進以法國為主要目的地的歐洲旅游。出境游受大交通、匯率、目的地接待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未來需要系統改善。
《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報告2023—2024》中稱,“中國出境游市場在經歷了寒冷凜冽的冬日后,正在走向萬物復蘇的春天。”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所所長楊勁松表示,未來中國出境旅游的恢復和發展,積極的因素是明顯的,世界旅游共同體理念、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收入水平的不斷增長都將保障出境旅游的進一步發展。但形成阻礙的因素也同樣明顯,比如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有損便利化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市場主體供應鏈問題、旅游安全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