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中外人民相知相親搭建橋梁
來源:新華網
日期:2024-11-06 09:50:34
今年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全國對外友協”)成立70周年。自成立以來,全國對外友協在發展中外人民友誼、促進國際務實合作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日前,來自近100個國家的300多位國際友人來到北京參加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活動期間,國際友人在中國留下許多暖心瞬間和感人畫面。全國對外友協促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搭建中外民心相通橋梁的故事還在五洲四海繼續書寫。
展現人民友誼的強大力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古老的大運河碧波蕩漾,河岸邊運河商務區高樓林立。在北京城市圖書館,以16米玻璃幕墻為衣、144根銀杏造型立柱為梁的現代建筑設計,引發國際友人連連贊嘆。
“這座圖書館的建筑樣式令人贊嘆。這已經是我第十次中國行了,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進行了如此格局龐大的城市規劃,并且新增了這么多文化地標。”美中人民友好協會前主席羅伯特·森伯恩感嘆。
參訪中,應邀來華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的外國前政要、王室成員、國際友好組織負責人以及國際友人代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親身感受著中國城市規劃建設的發展脈動。
作為中國從事民間外交的全國性人民團體,全國對外友協70年來積極發揮民間外交主渠道作用,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舉辦美食節、龍舟賽、夏令營、大聯歡等接地氣的民間交流活動,通過音樂、舞蹈、戲劇、雜技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傳播中華文化,同15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組織和機構建立友好交流合作關系,建立起跨越五大洲的“朋友圈”和“伙伴網”……全國對外友協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現出人民友誼在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民間外交在國家總體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發揮‘民間先行、以民促官’的獨特作用,書寫‘乒乓外交’‘芭蕾外交’佳話;到改革開放后,把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大力推動中外人員往來和國際交流合作;再到新時代以來,廣泛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立體式的民間對外交往,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國對外友協積極發揮民間外交主渠道作用,始終堅持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而不懈奮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黨組書記、會長楊萬明說。
中外友好往來的生動寫照
在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1315弄4號,一幢三層的西式樓房里,保留著近一個世紀前樓房會客廳、餐廳、花園、汽車庫等格局。陳列的小型便攜電子管收發報機、二戰綁腿電鍵、桌面兩用電鍵及軍用電臺耳機等“老物件”靜靜講述著小院塵封的故事——這里是新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的故居。作為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將畢生獻給了中國民族獨立和國家建設事業,為中國和新西蘭架起了一座友誼之橋。
回顧中國近現代歷史,像路易·艾黎這樣積極投身中外友好事業的國際友人還有許多。回首來時路,中國取得的各方面成就都離不開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一大批國際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同中國人民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共同奮斗,為數眾多的外國企業、機構、個人積極參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實現了各方互利共贏,也為促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美國“鼓嶺之友”召集人穆言靈回中國福州參加“鼓嶺緣”中美民間友好論壇,她說:“鼓嶺的歷史告訴我們,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們,雖然存在差異,但可以攜手建立友誼,并代代相傳。”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表示:“作為一個國家,中國擺脫了貧困,中國的快速發展為許多發展中國家點亮了希望的燈塔。”西班牙“知華講堂”名譽主席馬塞洛·穆尼奧斯從1978年開始,到訪中國百余次,他說:“這里日新月異的進步就讓我驚訝不已,也促使我深入地研究中國,并為之奮筆疾書。迄今為止,我已出版了4本關于中國的著作,并在各大媒體發表文章,向西方介紹一個不斷進步的真實中國。”
自成立以來,全國對外友協以增進人民友誼、推動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工作宗旨,致力于開展中外民間友好交往,組織人員互訪,舉辦紀念慶典,倡議和主辦研討會、洽談會、論壇等交流活動,增進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建立信任,發展友誼;不斷推動國際合作,建立交流機制,搭建合作平臺,促進中外雙方在經濟、科技、人才等多領域的務實合作,為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組織開展中外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一代又一代國際友人對中國的深厚感情和真實評價,是中外友好往來的生動寫照。
拉近中外民眾心靈距離
“我來自哈薩克斯坦,中文名叫愛民。2018年,懷著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向往,我來到中國,開啟了一段充滿發現與收獲的旅程。過去6年間,我到過中國45個城市。每段旅途都帶給我新的感悟,留下無數美好的記憶……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學會接納與欣賞世界和人類文明的豐富多元。”華東師范大學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托米里斯·葉爾希貝克在人民日報社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聯合舉辦的“我和中國的故事”征文活動中,記錄下自己在中國所見所感的真實體驗。
近日,來自中國、歐洲和非洲近200名各界代表齊聚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國歐盟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歐非綠色能源發展論壇,共話中歐非新能源合作。今年夏天,來自美國7個州共14所中學約190名師生代表組成的美國青少年“青春同行”交流團在中國北京、河北、福建、浙江多地留下歡聲笑語。3月至5月,全國對外友協與日本民主音樂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雜技團日本巡演在日本32個城市演出50余場,場場爆滿……
在全國對外友協組織開展的各類中外民間文化交流活動中,中外民眾的心靈距離悄然拉近,友誼的種子已在各國人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新形勢下,民間外交作為增進人民友誼、促進國家關系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和推進文明交流互鑒最深厚的力量,作用更加重要、地位更加凸顯、舞臺更加廣闊。
“我們將秉持友好初心、團結民間力量,共同搭建更多民間交往的橋梁、務實合作的橋梁、人文交流的橋梁、青少年友好的橋梁,促進中外人民互融互通、相知相親。期待并歡迎更多國際有識之士積極投身人民友好這項偉大事業,以友為橋、以心相交,共同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楊萬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