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古開新 共書輝煌——第一屆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征稿啟事
來源:書法藝術網
日期:2021-08-27 09:41:52
為弘揚中華書法,增進兩岸交流,促進兩岸同根同源的漢字與書法文化友好交流,讓更多人感受碑林、感受漢字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西安碑林博物館與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擬每兩年一屆分別在西安和臺灣舉辦“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2022年將舉辦臨古開新 共書輝煌——第一屆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現將征稿有關事項公布如下:
一、主辦單位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陜西省文物交流協會
二、承辦單位
西安碑林博物館、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三、征稿要求
1.征稿范圍
大陸征稿由西安碑林博物館負責,臺灣征稿由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負責。征稿共分三個類別:(1)高中生組;(2)大學生組;(3)社會組。
2.作品要求
(1)形式:臨摹作品,書體不限
(2)內容:要求臨摹以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歷代經典書法名碑為主,臨摹作品要保持內容相對連貫完整。
(3)規格:作品尺寸為四尺對開(138cm×35cm),豎式。
(4)數量:每位作者可根據自己的專長選擇最擅長的書體臨摹一件作品,一次寄出,不接收第二次寄出作品。
(5)征稿期間不接收送稿,不辦理換稿、退稿等事宜。所有作品請勿裝裱。不符合要求者不予評審。
3.費用及作品
此次展覽不收參評費。作品不退。
4.填寫信息
(1)請在書法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鉛筆正楷注明:作者真實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常用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作品書體、作品名稱。
(2)為便于準確登記,及時聯系作者,請認真填寫“第一屆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投稿登記表”,連同身份證復印件(學生需另附學生證復印件)、所臨碑帖復印件(局部)隨作品一并寄出。在信封明顯位置注“臨書展”。
5.書寫材料
為了評審、裝裱、展示的需要,投稿作品應選擇高質量專業書畫用紙,避免使用易折斷、易破損的紙張類材料。
四、評審
1.組成展覽評委會,制定評審細則、評審工作流程和評委守則,明確違規的處理辦法,公平公正公開評審。
2.評審分初評、復評、終評和評獎四個階段。
3.大陸和臺灣的作品評審工作分別由西安碑林博物館和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組織專家按類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4.本次展覽將對提出質疑的作品進行復查面試,嚴查代筆和抄襲行為。
5.評審主要考察作者的臨摹水平,不建議作者在形式制作上過度拼接粘貼、染色做舊等。
五、展覽
2022年1月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展出,2022年8月在臺灣展出。
六、出版
編印《第一屆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
1.優秀獎以上作者贈送本次展覽作品集——《第一屆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作品集》,獎勵西安碑林博物館精美禮品一份,并頒發榮譽證書。
2.邀請部分獲獎作者出席開幕式,參加兩岸書法交流活動。
3.在相關媒體公布獲獎人員名單。
八、征稿日期
自本啟事公布之日起征稿,截至2021年9月10日,以當地郵戳為準,拒收逾期投稿作品。
九、收稿地址
地址:(710001)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15號西安碑林博物館書法教育基地
聯系人:王冰 朱黎明 電話:17392591063
十、其他事項
1.投稿作者特別許可如下權利:舉辦單位對參展作品享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宣傳及信息網絡傳播等權利,對入展作品享有《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各項著作權的財產權利;以上許可均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2.投稿作者一經投稿,即為完全接受本征稿啟事全部約定或要求。所有來稿應當符合本啟事各項要求。
3.本啟事解釋權歸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
二〇二一年七月九日
附件一:
附件二:西安碑林名碑臨摹參考目錄
《熹平石經·周易殘石》《曹全碑》《廣武將軍碑》
《鄧太尉碑》《暉福寺碑》《穆亮墓志》《元遙墓志》《元楨墓志》《李壽墓志》《皇甫誕碑》
《同州三藏圣教序碑》《道因法師碑》《集王三藏圣教序碑》《爭座位稿》《興福寺殘碑》
《御史臺精舍碑》《大智禪師碑》《多寶塔感應碑》《三墳記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
《不空和尚碑》《回元觀鐘樓銘》《玄秘塔碑》《孔子廟堂碑》《張旭肚痛帖》
《懷素東陵圣母帖》《懷素草書千字文》《懷素藏真律公帖》《石臺孝經》《大觀圣作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