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國際化有力支撐共建“一帶一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孫自法
日期:2022-12-29 13:48:57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28日說,知識產權國際化有力支撐共建“一帶一路”。2022年調查顯示,向境外轉讓或許可過專利的企業中,有37.9%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許可或轉讓過專利。
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葛樹在回答媒體相關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知識產權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申請人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經實質審查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達到4.6萬件,同比增長14.1%,呈積極發展態勢。
葛樹指出,在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中發現,知識產權在支撐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擴大對外開放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知識產權國際化有力支撐共建“一帶一路”。2022年調查顯示,向境外轉讓或許可過專利的企業中,有37.9%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許可或轉讓過專利,該比例與向美國、歐洲等兩大市場許可或轉讓專利的比例基本相當,表明知識產權貿易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貿易中愈加重要。
二是中國國內企業自主創新意識進一步增強。調查顯示,中國專利權人引進專利超九成來自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在反映遭遇技術引進難的企業中,從美國、歐洲引進專利技術難的比例最高,均超過三成。其中,有84.1%的企業選擇加大自主創新研發投入以應對技術引進難問題,這表明中國市場主體積極通過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增強發展自主性。
三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知識產權保護仍顯不足。2022年被調查的企業專利權人中,向境外提交過專利申請的比例僅為向境外出口過產品比例的1/3,也就是說,有2/3的企業向境外出口產品,但并沒有取得相關專利保護。這一方面表明,中國部分企業出口產品知識產權“含金量”仍然不高,另一方面,也說明相關企業和產品“走出去”易遭受知識產權風險。
葛樹表示,當前,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標配”,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強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和保護,助力市場主體“走出去”,更好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