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已開展上萬次在軌實驗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張茜
日期:2023-08-28 09:20:35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設施近日基本完成在軌測試,在軌運行穩定可靠,具備了大規模開展空間科學研究的能力。截至8月18日,空間站已開展了60余項實驗項目、上萬次在軌實驗,獲得了原始實驗數據近60TB,下行了300余個科學實驗樣品。目前,科學家正在開展實驗樣品的地面研究,部分項目已取得重要成果。
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指揮、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副主任王強在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與發展情況介紹會上表示,在空間生命科學方面,我國科學家在空間站首次實現人類胚胎干細胞誘導分化為原生殖細胞、精原細胞以及卵泡樣細胞,系統解答空間微重力環境對干細胞譜系分化的影響,并開發了多類生殖細胞體外分化的體系及裝置,有望推進輔助生殖治療不孕不育的技術革新;在空間材料科學方面,科學家發現了鈮硅合金的快速共晶生長動力機理,為研制下一代高性能航發用鈮合金材料奠定了力量和技術基礎。
他表示,“造船為建站、建站為應用”,載人航天工程在立項伊始,專門建立了空間應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牽頭負責。在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任務中,全新研制了600余臺套有效載荷,開展了60余項空間科學和應用任務,取得了一批國際水準和國內開創性成果,推動了我國空間科學與應用水平整體躍升。
據介紹,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目前已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產業界等空間應用系統廣泛征集了空間站科學、技術與應用需求,組織了50余位院士、近千位國內外一流科學家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論證,形成了系統性、體系化的空間站應用與發展工程應用任務規劃。規劃包括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空間新技術及應用等四大領域、32個研究主題,預期將實施65個研究計劃,上千項研究項目。
王強說:“空間站的建設和運營是推進我國空間科學和應用發展的歷史機遇,我們將按照建設國家太空實驗室的總體目標,根據國家科技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的戰略需要,論證優選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具備重大科技價值和重大戰略應用潛力的應用與試驗項目,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