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太陽亮1萬億倍!它將發出最亮“同步輻射光”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2024-08-20 16:38:26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日前儲存環流強達到12毫安,這是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加速器進入了調束快行道。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我國及亞洲首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也是全球首批10皮米弧度量級自然發射度的光源之一,其核心是一臺具有極低發射度的全新儲存環加速器,物理設計極具挑戰性。在國際通用的混合多彎鐵消色散結構基礎上,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加速器設計團隊創新性地融合了包含縱向梯度二極鐵和反向彎轉二極鐵的新型單元節等多項創新設計,完成了國際已建及在建同類光源中自然發射度指標最高的儲存環設計方案。同時,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還首次提出并采用了基于增強器高能累積的置換注入方案,為高電荷量束團置換注入開辟了新路徑。
經過5年的建設,今年7月1日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儲存環完成全部設備研制和安裝,啟動多系統聯合調試,隨后加速器物理與各硬件系統交叉協作,完成磁鐵極性測試、硬件遠控測試、調束軟件-硬件測試等加速器聯合調試。此外,為了應對超低發射度儲存環首圈調束可能面臨的各種挑戰,加速器物理與束測系統基于增強器開展了大量的束流實驗,為儲存環調束監測手段做了充分準備。7月23日12點45分,各系統認真核查,并完成開機準備單簽署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儲存環正式開機調束。當天,開機僅三個小時即實現了單束團電子束的高能輸運線傳輸及儲存環首次在軸注入,隨后成功實現單束團電子束繞儲存環首次循環貫通。8月6日凌晨,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儲存環首次成功實現單束團束流存儲。隨后啟動多束團注入調試,并通過斜四極鐵強度調節、全局及局部閉軌測量與校正、注入束電荷量及穩定性優化等手段,持續提升存儲流強和束流壽命。8月18日,儲存環成功存儲35個束團,流強達到12毫安。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工程總指揮潘衛民表示:“儲存環成功實現束流存儲是一項重大進展,這表明我們前期的設備安裝、調試非常成功,也標志著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調束團隊將再接再厲,提升和優化電子束流流強、壽命等參數,力爭盡早為光束線站供光。”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我國“十三五”期間優先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立項,中國科學院、北京市共建懷柔科學城的核心裝置,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擔建設,于2019年6月啟動建設,建設周期6.5年。目前,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直線加速器、增強器已滿能量出束,儲存環正在束流調試,光束線站正在加緊設備安裝。建成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可發射比太陽亮度高1萬億倍的光,將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也將是中國第一臺高能量同步輻射光源,使中國繼歐、美之后躋身為世界三大第四代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所在地之一,將與我國現有的光源形成能區互補,面向航空航天、能源環境、生命醫藥等領域用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