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到底靠不靠譜?
來源:中國僑網
日期:2021-11-11 14:36:59
2020年以來,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人出國留學的計劃受到極大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熱度攀升,受到廣泛關注。
不過,對于很多人來說,“中外合作辦學”還是一個新鮮詞匯。什么是“中外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如何選擇靠譜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就讀?針對這些問題,小僑為大家帶來詳細的解讀。
什么是“中外合作辦學”?
一般來講,“中外合作辦學”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就是由中國和外國的教育機構合作舉辦的教育機構,機構一般位于中國,比如上海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
另一種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就是由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合作舉辦的項目,包括高職專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層級。比如中央財經大學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合作舉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清華大學與美國蘇富比藝術學院合作舉辦藝術管理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等。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國內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
很多人聽說過的“2+2”(兩年在國內讀、兩年在國外讀)模式,也屬于中外合作辦學的模式之一。比如寧波諾丁漢大學就有“2+2”模式。但不同的中外合作辦學在課程設置、就讀年限等方面會有一些區別,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出國的留學”是真的嗎?
圖片來源:教育部網站
中外合作辦學被稱為“不出國的留學”,它是否能給學生提供留學的體驗感?對學生未來的升學和就業有多大的幫助?頒發的證書受到教育部的認可嗎?這些問題都值得仔細探討。
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模式十分豐富,包括有全日制課程、周末課程(適合在職人士)等,學制也多種多樣,從一年制至四年制不等。但無論是哪種模式,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學費都要遠高于大部分國內大學,高昂的學費對于很多家庭來說是不小的壓力。大家若有報考計劃,請在報考前先進入學校網站了解具體情況,再做下一步打算。
在教學內容方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其他大學一樣,提供各種不同的專業供學生選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則有著各自具體的專業課程,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在師資力量方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師資一般都是兩所合作辦學高校的在任教師,一些外籍教師常駐在中國的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地點,為學生授課。很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會給學生提供出國學習的機會,但受到疫情的影響,其中不少都轉為了網課。
至于大家最關注的學歷學位證書問題,正規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頒發的學歷學位證書受到中國教育部的認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一般采取國內統一招生模式,頒發的學歷學位證書和國內其他大學無異。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大多采取學生自行報名、擇優錄取的模式,學生獲得項目頒發的學歷學位證書后,可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辦理學歷認證,學歷認證書可用于之后的升學就業。
如何選擇靠譜的中外合作辦學?
然而,目前國內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眾多,網絡上充斥著大量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廣告,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沒有獲得教育部的辦學許可,發的證書也無法被認證。萬一上了當,不僅損失時間、金錢,還可能影響未來的升學或就業。
那么,如何判斷某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靠不靠譜呢?小僑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六點判斷方法:
首先,第一步就是關注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是否是經過合法審批。這一信息可通過教育部網站查詢。
其次,要關注其實際辦學情況,尤其是教育教學質量高低。可通過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的學生入學標準、師資配備情況、教學環境、畢業生就業率等信息,判斷其教學質量。正規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對學生都有著具體的成績要求。在機構或項目的網站上,也能查到其師資配備等信息。
第三,要關注其招生簡章宣傳與實際辦學情況是否一致。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簡章需要在審批辦學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大家要注意了解學校招生簡章中的信息與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內容是否一致。尤其是辦學地點,收費項目與數額(須由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所在地的省政府批準),招生人數,開設課程等信息。
第四,要關注其招生標準是否符合要求。比如,以國內高考統招模式錄取本科學生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必須要按照該機構所屬的本科批次規定的高考分數(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招生,不可降低招生標準。
第五,要關注其招生計劃是否符合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的招生數需符合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
第六,要關注其評估和認證情況。大家可通過教育部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信息平臺中公布的相關信息,了解某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的評估和認證情況。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基本辨別某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或機構是否正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進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或機構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否進入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就讀,需根據個人和家庭情況進行慎重的考慮,包括個人學習能力、家庭經濟情況、未來職業規劃等,不可因一時的熱度而盲目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