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吸引留學生歸國 195名新生19人畢業于海外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童笑雨
日期:2019-08-26 09:58:35
“曾經,我們這一代人為求學遠赴重洋,如今,我希望,西湖大學能為新一代人才提供不亞于國外高等學府的一流教育。”西湖大學副校長許田如是說。
8月25日,西湖大學2019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在浙江杭州舉行。據悉,在入學的195名博士研究生中,有19名學生擁有海外留學經歷,分別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世界頂級大學。
“事實上,在去年,這類學生人數還是個位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國際化”學生人數增長,在許田看來,這是西湖大學辦學獲得國際認可的體現,也預示著該校離“世界一流”目標更進一步。
這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校長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自2015年3月發起辦學申請時,就立下成為世界一流小型研究型大學的目標。
“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施一公曾多次表示,作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是應時代之需,為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而來。
“在這方面我們很欣慰。過去兩年的時間,我們招聘到了世界一流的教授,已經開始跟世界最好的學校競爭。”許田認為,有了一流的人才,教育和創新研究才真正有了可能。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李佳楠來自浙江寧波,曾在澳門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求學深造。今年,他成為了西湖大學工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博士研究生。
談及為何會回到西湖大學時,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自己看中了學校的師資。“讀博士考慮更多的還是導師。在西湖大學,有媲美國外頂尖名校的導師,也有與我研究方向匹配的專業,且離家近,自然會成為第一選擇。”
與李佳楠不同,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黃若詩,除了被西湖大學的師資、科研環境所吸引,但更多的還是一腔報國熱情。
“我研究的方向是野生動物、魚類保護。但這一專業只有深入了解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現狀,才能因地制宜、對癥下藥。所以聽聞西湖大學有相關導師,且學術氛圍與我在本科時期接觸的實驗室風格接近,我就立馬回來了。”縱然只是一名新生,黃若詩的言語中不乏自豪:“免除異地求學的艱辛,能在‘家門口’的大學接觸一流的導師、學習頂尖的知識,多難得啊。”
對于學生而言,西湖大學達成了他們就近求學的夢想,對于許田而言,西湖大學如今的一切,都是為中國教育的發展做一些嘗試和探索。“我希望,我們的孩子不需要遠赴重洋去接受一流的教育,我們最新的科技成果可以由自己來創造。我們有這么多聰明的年輕人,如果說教育好了,中國一定是會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