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美聯儲加息恐難奏效
來源:中國網 作者:譚浩俊
日期:2022-02-04 11:25:33
北京時間1月27日凌晨3時,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不過,面對美國高達7%的通貨膨脹率,美聯儲又表示,由于通貨膨脹率遠高于2%,勞動力市場強勁,預計很快將適當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范圍。委員會決定繼續降低每月購買凈資產的速度,并于3月初停止購買。
此前,鮑威爾對是否加息的表述,與現在還是有所不同的。鮑威爾此前認為,加息是考慮到經濟的強勁勢頭和價格的上漲速度,而此次借用的理由是勞動力市場強勁。雖然按照美國的經濟格局,勞動力市場與經濟增長存在較大的關聯性,但又不是完全相同。因此,表述的不同,可能也預示著美國經濟增長勢頭并沒有如鮑威爾此前所說的那么強勁。
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將2022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從此前的5.2%下調至4%,下調幅度達到了1.2個百分點,甚至比全球經濟增長預測還低0.4個百分點。而此前的預測是高于全球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顯然,這是對美國經濟前景不看好的表現。
由于目前的經濟表現,特別是對未來美國經濟的悲觀預期,加息確實會讓美聯儲很尷尬。加息,只能是針對高通脹的一種手段,而非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一定熱度的表現。那么,加息的作用與效率,也就很難達到最佳狀態,甚至會出現顧此失彼、挖肉補瘡的現象。很有可能通貨膨脹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經濟增長則在緊縮政策下出現更大問題。
實際從美國出臺量化寬松政策起,就已經為今天埋下了禍根。美聯儲近兩年的連續寬松、特別是無上限貨幣發行,讓美國徹底喪失了消化通貨膨脹的能力,全球經濟則在疫情的沖擊和影響下也沒有多少可以讓美國轉嫁危機的空間。如此一來,美國就需要自己去消化高通脹的惡果。
面對美國出臺加息政策,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如何應對,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表示,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甚至不排除利用公開市場操作方式,穩定市場情緒,確保實體經濟不因全球貨幣政策緊縮而出現資金緊張狀況。穩增長,仍然是2022年中國經濟的主旋律。自然,貨幣政策應當為穩增長服務,而不是看美國的貨幣政策如何調整。
美國的貨幣政策,中國需要關注,但不會在美國的政策后面跟跑。中國只要經濟增長穩定、就業穩定,就不怕外部通貨膨脹壓力,就能依靠國內大循環,穩住市場陣腳,實現市場平穩,保持價格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