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人民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周珊珊
日期:2023-04-01 15:52:37
“要實現美好前景,亞洲必須保持穩定、包容和開放”“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生態,將是一把幫助各國從根本上解決許多事關人類發展問題的‘金鑰匙’”……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發展,“開放”成為高頻詞。
開放是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博鰲亞洲論壇成立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反映了亞洲國家攜手應對挑戰的共識,順應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要求。20多年來,博鰲亞洲論壇逐步成長為兼具亞洲特色和世界影響的高層次對話平臺,博鰲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成為一張享譽世界的亮麗名片。會場內,全球政商學界嘉賓匯聚一堂,分析亞洲和世界發展形勢,凝聚合作發展的共識;會場外,博鰲小鎮道路寬闊,交通發達,商鋪林立,游客如織。博鰲亞洲論壇影響力與日俱增,博鰲小鎮發展日新月異,這本身就是對“開放帶來進步”的有力詮釋。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我國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特別是新時代以來,我們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今日之中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實踐證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首破40萬億元,同比增長7.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9.4%;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6萬列,比上年增長9%……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彰顯著“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印證著“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放寬市場準入,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應該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盡管會出現一些回頭浪,會遇到很多險灘暗礁,但大江大河奔騰向前的勢頭是誰也阻擋不了的。還應該認識到,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面向未來,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
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再過一段時間,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在海南海口舉辦。在上海,第六屆進博會籌備正忙。一場場中國搭臺的“東方之約”,傳遞“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誠意決心。展望未來,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必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