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建設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彭訓文
日期:2021-04-05 14:46:53
“美麗中國就是要使祖國大好河山都健康,使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健康。”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中華民族歷來有植樹愛林的優良傳統。今年是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周年。1981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那時起,全民性的義務植樹運動展開。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23.04%,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已超額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祖國大地綠色越來越多,城鄉人居環境越來越美。
成績背后,離不開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治理工作。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等內容被寫入黨章;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這些部署和要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成績取得,離不開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去年,本報推出“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跡”系列特稿。那綠樹成蔭的塞罕壩,那宜居宜業宜游的安吉,那披上7.5萬畝綠裝的八步沙,那沙退水清的母親河……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生態治理故事,再現了人們對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認識的不斷升華,更凸顯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難能可貴。如今,中國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步伐愈加堅定。
成績背后,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從領導人率先垂范,到人人動手、年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從線上植樹蔚然成風,到綠色消費、綠色生活方式成為社會風尚……如今,愛綠、植綠、護綠成為全民行動,建設美麗中國,人人都是行動者。
“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是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再往后,還要建成美麗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美麗中國建設,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人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就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