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為何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來源:新華網
日期:2023-03-02 10:06:29
中國吸引外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商務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開年首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76.9億元,同比增長14.5%。
投資動向往往預示著經濟走向。外資持續加碼中國市場,這表明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和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正在激發出更多機遇,更好的營商環境也正持續釋放出強大的吸引力。
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熱土
外資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2022年以來,中國吸引外資規模穩步上升,結構持續優化,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做出了積極貢獻。
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在2021年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上,2022年吸收外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使用外資以人民幣計首次突破1.2萬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以美元計達到了1891.3億美元,增長8%,引資規模依然保持在世界前列。
制造業引資大幅提升,高技術產業成為重要的增長點。2022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2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1%。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4449.5億元人民幣,增長28.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引資分別增長49.6%和21.9%。
主要來源地投資普遍增長,東中西部引資全面增長。2022年,韓國、德國、英國和日本分別增長64.2%、52.9%、40.7%和16.1%。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2.2%、17.2%和8.2%。東、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4.7%、21.9%和14.1%。
2023年首月,我國外資成績單延續了上一年的強勁勢頭。外資企業對華投資熱情不減,在華投資逐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生產環節轉變,并更加重視全產業鏈布局。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引資結構不斷優化,折射出中國高質量發展活力足,正在逐步形成引資新優勢。
為什么外資持續投資中國?
上揚的引資曲線背后,是系列政策的持續加力。2022年以來,新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施行,實現了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持續擴大開放。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新增條目數量達到歷年新高,為外資企業投資中國進一步拓展空間。一批含金量足、帶動作用強的大項目正在加快落地。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負責人孟華婷表示,商務部今年將全力推動這些政策落地開花,并將根據中央部署,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給外資企業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也是吸引外企追加投資的重要原因。在減稅降費方面,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減稅降費的政策措施,各地加大落實力度,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中國貿促會于今年1月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滿意度總體較高,超九成受訪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為“滿意”及以上水平。
春節過后,多地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召開新春首會,強調更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商務部部長助理陳春江表示,2023年將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法,保障外資企業平等進入市場,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及時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各類困難問題,提升服務保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堅定外商投資信心。
中國市場持續回暖,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據商務部統計數據分析,超過九成在華外資企業主要是面向中國市場。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是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市場潛力持續釋放。今年中央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中國的動力也會更足。
近日中國貿促會對390多家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進行調研,結果顯示,98.2%的受訪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對今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抱有信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也在2月23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已有數十家跨國公司總部與商務部對接近期來華商務考察的相關安排。
2023,中國穩外資怎么干?
進入2023年,我國吸收外資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各種不利因素仍在發酵。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工業體系、豐富的人才資源、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等構成的引資綜合優勢在不斷強化,廣大外國投資者仍有很強的意愿來華投資。
孟華婷介紹,今年商務部將繼續加強與外資企業及外國商協會常態化交流,幫助解決企業困難問題,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推動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推動更多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積極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持續加大高技術產業引資力度。
相信在一系列有利條件下,2023年中國吸收外資規模有望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