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老廣交”為全球貿易注入新活力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健 丁樂
日期:2023-10-30 10:44:26
如果有人想一窺中國經濟的活力,那么他可以來廣交會看一看。
正在中國廣州舉辦的第134屆廣交會,猶如一個微縮的“地球村”:全球各地的人們穿梭于擺放著各色商品的展位間,有人正在仔細檢查商品、詢問情況;有人把心儀的樣品放進隨身攜帶的拉桿箱;有人當場下單,直接坐下來和供應商簽合同……
自1957年以來,每年兩次、從未中斷的廣交會,被稱為“中國第一展”。
首屆廣交會,只有13家公司參展,采購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67年后,本次廣交會參展企業達2.8萬多家,采購商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廣交會不斷壯大的背后,是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中國和世界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系。
“沒有買不到,只有想不到。”來自印尼的采購商朱志偉參加了近40次廣交會,這是他最直觀的印象。
朱志偉是印尼零售業巨頭長友集團采購總監,中國是他的進口商品主要來源地。該集團每月進口近350個集裝箱的貨物,90%來自中國。
“全世界有很多的展會,但廣交會是我們最看重的。”他說:“小到一支牙刷,大到一輛汽車,在這里你可以‘一站式’采購各種商品。”
“中國是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制造業大國,廣交會是中國制造全產業鏈的集中展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介紹,本屆廣交會有55個展區,所展示商品涵蓋中國制造的全鏈條。
走進廣交會衛浴產品展區,既可以找到售價低至9.9美元一套的衛生間洗臉臺,也可以看到價格昂貴的智能浴缸。
在廣東爵仕泳池水療設備有限公司的展區,具有按摩、游泳、過濾等功能的浴缸產品吸引了各國采購商。“我們取得了開門紅!”董事長余澤龍說,公司的一款智能游泳浴缸新產品,開展第一天就被荷蘭采購商看中,當場簽訂了獨家代理合同。
“我們是一家30年的企業,連續參會20年。廣交會給了我們一個走向世界的平臺。”他說,公司在北美和西歐地區的合作伙伴大都是從廣交會發展而來。
多年來,廣交會一直是眾多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渠道。不少企業在這里結識了第一位采購商、簽下了第一份訂單。
如今,隨著中國各種展會的興起和外貿渠道的不斷拓展,廣交會不再是企業獲得海外訂單的唯一渠道,但它在世界貿易舞臺上依然扮演重要角色,并逐漸發展成一個多功能綜合貿易平臺。
“除了開發新客戶,我們還期待跟老客戶見面聊聊,同時也希望通過廣交會,更多地了解市場需求。”陶瓷生產企業山東銀鳳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祖坤說。
冰島X18公司首席執行官奧斯卡森已連續參加40多屆廣交會,盡管公司已經在中國設立辦事機構,他依然從冰島飛越上萬公里來到廣州。
“如果你想做生意,就必須知道發生了什么,而廣交會是一個了解最新技術、獲取最新信息的地方。”他說。
廣交會為全世界的企業搭建了貿易與交流的平臺。
韓國八星有限公司副經理林采真,負責韓國企業的參展代理工作,他帶來的韓國企業在廣交會上拿下近70個展位,展出化妝品、個人護理品、建材、食品、保健品等特色產品。
“這里不僅能將產品賣到中國,還能銷往全世界。”他說,“通過廣交會,企業可以接觸到全球各個角落。”
本屆廣交會有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展。從2007年起,廣交會設立進口展,為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企業提供參展機會。廣交會發展史陳列館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第133屆廣交會,累計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6萬家次企業在進口展參展。
儲士家說,各國企業共聚廣交會,表明世界市場的需求在復蘇,各國與中國發展經貿關系的愿望在不斷增強。“廣交會將持續連接中國與世界,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世界人民的福祉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