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跨境物流既順且“牛”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昕
日期:2021-03-07 00:26:12
2021年1月,貨運量、港口的貨物吞吐量等中國交通運輸的主要指標均呈現同比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1月,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12.9億噸,同比增長17.4%,比2019年1月增長13.4%。集裝箱吞吐量完成了2377萬標箱,同比增長13.2%,比2019年1月增長7.3%。同時,港口的貨物吞吐量自2020年4月起至2021年1月連續10個月正增長。
數據“開門紅”只是一方面,從近日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對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開放安全穩定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著力構建穩定、開放、安全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是當務之急,也是有關部門關注的重點。
破解集裝箱供需難題
在3月1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談及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時表示,前期針對航空運力不足的問題,交通部增加了航空運力并加大中歐班列的運行力度。近期又針對國際集裝箱班輪和集裝箱供需矛盾,加強協調、優化航線配置、加快空箱回運、推動建立上下游企業之間穩定的合作關系。
2020年6月以來,隨著中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產和穩定外貿舉措成效顯現,集裝箱出口運輸需求大幅增長。但由于境外疫情蔓延導致港口擁堵、集疏運體系不暢、空集裝箱回流困難,國際集裝箱班輪運力和空箱供需矛盾突出。
這在國內集裝箱工廠訂單的連續增長上也可見一斑。自去年6月起,特別是八九月份,集裝箱訂單迎來爆發性增長的同時,中國外貿進出口也實現了連續7個月的正增長和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均創歷史新高的好成績。
一面是中國外貿訂單的大幅增長,一面是疫情導致海外港口效率降低、空箱積壓,集裝箱能出去卻回不來,貨運市場面臨“一艙難求、一箱難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采取一系列舉措,引導各班輪公司優化航線配置,增加中國航線運力供給,加快空集裝箱回運。
2020年下半年,中國外貿集裝箱出口運量超過4300萬TEU,同比增長9.8%。中國大陸出口的主要遠洋航線集裝箱艙位數和運量同比增長明顯。2021年1月,北美航線艙位數、運量同比增長均超過40%,歐洲航線艙位數、運量增長超過20%。
加快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
2月初,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會同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召開視頻座談會。期間,中國船東協會、中國港口協會聯合主要班輪公司和港口企業發布的《關于暢通國際物流服務穩外貿工作的聯合倡議》提出,優化運力,滿足外貿運輸需求;多措并舉,提升空箱保障能力;強化合作,暢通集裝箱物流供應鏈;創新手段,提高服務效率;加強自律,依法合規收費;共克時艱,建立新型合作關系6條措施,以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做好外貿出口運輸保障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帶來嚴峻考驗。為此,交通運輸部會同有關部委成立了國際物流保障協調工作機制,并在加強頂層設計、加強調度和協調、加強供需對接、提升運力等五方面開展了工作。”李小鵬表示,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構建開放共享、覆蓋全球、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使進口貨物“進得來”、出口貨物“出得去”。對國際海運、航空貨運、中歐班列、國際道路運輸、國際寄遞物流等加強協調,保證供應鏈的暢通。
此外,針對《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對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開放安全穩定提出的要求。李小鵬表示,著力形成陸海空統籌的運輸網絡、培育壯大現代物流企業和健全運輸保障體系三個方面將是后續工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