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如何健康發展?促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作者:肖聰聰
日期:2021-10-24 17:43:14
10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多位經濟領域專家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我國的數字經濟全方位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實體經濟的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
離開實體經濟的數字經濟是“空中樓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他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
“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是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必須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相互支撐。”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強調,數字經濟不是虛擬經濟,離開實體經濟的數字經濟將成為“空中樓閣”,而實體經濟必須加快數字化發展,實現轉型升級。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測算,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長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效顯著,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歐陽日輝說。
習近平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
“產業數字化,是指數字技術怎樣運用到三大產業,即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之中,推動其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歐陽日輝舉例稱,對于東北地區來說,農業作為一項重要產業,插秧是很重要的環節。以前只能通過人力實現,后改為機械插秧,但這一過程中也需要培育秧苗。有了無人機技術后,可以“點播”種子,對農業產量、生產效率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目前來看,我國在服務業領域打造的應用場景最為豐富,比如在金融科技賦能下,金融機構實現了信貸資金的精準滴灌,充分發揮了數字化優勢。”在歐陽日輝看來,下一步,應更多關注工業、農業領域,特別是工業領域中的智能制造、柔性生產線和數字工廠,把5G技術和工業互聯網相結合,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離不開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體系
習近平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推進,從兩個方面不斷強化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劉玉書表示,一方面是極大地縮小了我國的數字鴻溝,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總體規模超過10億,龐大的網民規模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內生動力;另一方面,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了數字產業化的進程,據工信部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14億戶,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3.65億戶,已經擁有了較好的高速移動互聯網新業態市場基礎。
“除了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必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外,數據體系和數據要素市場也是重要的基礎設施。”歐陽日輝表示,政府作為數據開放共享的主體,應率先探索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模式,建立國家級的公共數據平臺——國家大數據中心,提供“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支撐能力和數據安全體系,打造開放的數據生態環境。
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督規范兩手抓
歐陽日輝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得益于政府秉持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在發展好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的同時,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監管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點。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主題是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表明中央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風險、安全和治理高度重視。
“從已有的立法監管情況看,過去兩年在數據安全立法領域的重點是對個人數據安全的保護。”劉玉書指出,目前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方面的數據安全監管法律制度依然還有較大的完善空間,需要進一步完善數據安全相關的監管法律制度。
習近平強調,要防止平臺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依法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要保護平臺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要加強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
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副教授呂敏表示,數字經濟區別于傳統經濟模式的一個主要表現,是催生了一大批網絡運營中間平臺,包括電商平臺、支付平臺、直播平臺等各類第三方交易平臺。相對于實體經濟,數字經濟的交易虛擬化、地址隱匿化、數據去中心化等特征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新的挑戰。“稅務部門要加快建立數字化征管系統的步伐,與市場監管、海關、公安、社保等部門通力合作,共建納稅信用聯動管理機制,不斷改進和提高監管技術和手段。”
“除了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需要加強全球協作。我國政府要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對內擴大國內數字經濟領域開放,對外重點推動‘數字絲綢之路’高質量發展,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歐陽日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