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家外媒“刷屏”關注!15國駐華外交官攜“陜西成果”“出圈”海外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作者:張雨晨
日期:2023-06-14 14:48:42
6月5日至6月10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主辦,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承辦的“絲路有約 一見鐘‘秦’——第五屆駐華外交官解碼陜西主題活動”舉行。
來自津巴布韋、馬達加斯加、阿爾巴尼亞、摩洛哥、埃塞俄比亞、秘魯、斯里蘭卡、伊朗、萊索托、納米比亞、孟加拉國、柬埔寨、肯尼亞、巴哈馬等15個國家的20余位駐華外交官在六天時間里 ,深入延安、西安、咸陽、寶雞等地,沉浸式、全方位解碼中國式現代化的陜西實踐,感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勃勃生機。
截至目前,活動通過海報、短視頻、組圖、圖文稿件等形式,通過CRI英語、日語、阿拉伯語等語種,在國際在線官網、抖音、央視頻、視頻號、微博、今日頭條等平臺,以及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平臺上,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展示陜西新形象。
同時,本次活動還受到美國聯合通訊社、福克斯新聞、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雅虎財經等30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關注報道。其中,《津巴布韋駐華大使馬丁·切東多:對中國 我們永遠感激不盡》等報道引發網友強烈反響,相關內容線上傳播量累計近1億人次。
在延安,各國駐華外交官前往棗園革命舊址、安塞文化藝術館、金延安文化街區以及長慶油田第一采油廠數字化生產指揮中心、高一聯合站等地參觀,了解延安精神形成的歷史脈絡和時代價值,感受中華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藝術魅力,探索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奮斗歷程。
“延安精神綿延至今,持續展示了中國人民為獲取勝利所做出的犧牲及其勇氣和意志力,津巴布韋正努力實現到2030年成為中高收入經濟體,中國消除貧困的模式與歷久彌新的延安精神鼓舞了我們。”在6月5日的啟動儀式上,津巴布韋駐華大使馬丁·切東多在致辭中提到,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陜西,想從中學習關于如何在逆境中保持韌性的策略,并將其應用于津巴布韋。
在西安的行程中,駐華外交官先后參訪了雁塔區、碑林區以及國網陜西電力、絲路歡樂世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地,感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與新時代多元文化之美,理解“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的真諦。
“西安歷史悠久,是世界聞名的古都。若想要深入了解中國歷史,那么我覺得必須來參觀西安這座城市。”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諾弗魯茲·切塔說。
在咸陽與寶雞,駐華外交官遇見“陜企”和“國貨”,雙方深入交談的背后,是推動咸陽、寶雞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文化、產業等多領域國際合作步伐的機遇,更是對全球發展倡議的生動回應。
摩洛哥王國駐華大使館公使西迪·巴加利在本次參訪后向在場的駐華外交官建議,作為駐華外交官要利用工作的機會,更多地到中國各地參訪,就像這次陜西之行一樣;同時要學習中文,和當地的人民交流,在社交平臺分享中國的所見所聞,發現更多的合作潛力,促進民心相通。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績。這一次,駐華外交官的陜西之行,不僅吸引著海內外網友的目光,還引得了“國家隊”的關注。
駐華外交官參訪棗園革命舊址、體驗安塞腰鼓、“點贊”柳林酒、參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貼文一經發布,就在Twitter上被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張軍,中國駐冰島大使何儒龍,外交部亞非司公使、一級巡視員劉永鳳,外交部參贊荊峰,中國駐圣保羅領事館總領事陳佩潔,中國駐大阪領事館總領事薛劍等人點贊轉發。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網友們也對本次駐華外交官走訪陜西的活動給予高度關注。截至活動收官當日,“駐華外交官體驗安塞腰鼓”的推文在Twitter閱讀量突破2.1w;有網友在駐華外交官參訪兵馬俑的推文下評論道:“這是極好的!”“我很感激有機會能見到它們(兵馬俑)。”
活動的最后,參與本次行程的多位駐華外交官手寫“感謝信”,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這些天我們非常享受。我們了解了更多的陜西歷史,以及文化和傳統。這座城市發展得非常快速,美麗的景象與熱情好客的人們給了我很大的驚喜。我們享受這次行程中的每分每秒。這是一次美好的經歷!我愛陜西,同時我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再次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夫人諾弗魯茲·切塔夫人在信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