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僑智點亮三秦“陜”光燈 凝僑心架起五洲連心“僑” 多位臺胞僑胞受邀列席陜西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來源:華商報 作者:白仲夏
日期:2024-01-29 09:07:35
1月28日,為期4天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西安落下帷幕。
此次共有16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日本、希臘、阿根廷、老撾、菲律賓、匈牙利等國家的海外僑胞和臺灣同胞列席省政協會議。7名僑界委員積極履職,為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多位僑胞、委員在參會后,向華商報表達了對陜西近年來經濟建設、對外開放成果的贊嘆,并對未來陜西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表示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陜西聲音。
畢穎華 探索與自身數字產業相匹配的發展路徑
在匈牙利歸僑畢穎華看來,陜西科教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歷史文化厚重,區位優勢明顯、生態環境日趨改善,為僑商僑企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質的機遇平臺。
2018年,畢穎華回到陜西,創建并運營了國家級科創平臺和數字版權基地,服務處于初創期的民營中小微企業。秉持著對文博事業與歷史文化的熱愛,借助陜西獨特且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畢穎華也深入參與到文創產品開發及文化產業落地相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此次兩會,畢穎華提出了有關建立海外華人華僑對接重點項目合作的信息共享管理機制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優質項目“走進來”和陜西企業“走出去”。
202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搶灘數字經濟新藍海。對于數字產業發展,畢穎華有著自己的感受:“當前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引領下,陜西的數字文化、數字媒體、數字創意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也成為經濟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當前東南沿海省份等發達地區已經逐漸探索出與自身數字產業相匹配的發展路徑,希望陜西也能夠從知識產權、版權保護方面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助推數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張茶梅 面向外籍友人制作“觀光旅游一票通”
今年,美國陜西海外僑商聯合會執行會長、陜西秦埔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張茶梅再次受邀列席了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2023年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斐然,陜西經濟社會繼續蓬勃發展。”張茶梅說,去年5月,當她在海外看到中國-中亞峰會在家鄉西安成功舉辦,熱淚盈眶。這場盛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陜西。因此,她建議面向外籍友人制作“觀光旅游一票通”,從細節入手,便利外國友人來陜旅游考察,深度對外擴建“一帶一路”的大格局,讓世界了解陜西。
此外,張茶梅還建議,僑聯應繼續成為吸納海外僑胞的橋梁,暢通溝通渠道,同時加強推廣幫扶僑企活動,吸引投資者來陜興業,普及政府政策和法律援助工作,讓僑民能安心在陜發展。同時加強“走出去”,大力推廣對外商貿與地方特產優勢合作,精準標準定位,讓陜西的文化、美食在外生根。
余美明 利用數字化手段講好陜西故事
“今年作為海外僑領列席省政協會議,我深感榮幸和激動。”匈牙利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長、匈牙利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余美明告訴記者,能夠近距離了解家鄉的政治生活和發展動態,是一次寶貴的機會。
“此次兩會上的政協工作報告與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全面、求真務實,工作思路清晰、任務重點突出,不僅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成就,也對未來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計劃。”余美明說,“看到陜西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持續進步,尤其是對外開放的積極姿態,讓我感到十分鼓舞。”
“我注意到,陜西正在積極構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推動與國際伙伴的合作。”余美明建議,陜西應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利用數字化手段講好陜西故事,展示陜西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發展成就,吸引更多的國際關注和投資。與此同時,也應繼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力度,并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金國中 繼續加強陜西與海外的經濟合作
阿聯酋迪拜龍城華僑華人總商會會長、中迪國際貿易董事長金國中表示,希望繼續加強陜西與海外的經濟合作,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商投資,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陜西作為歷史大省、文化名省,應繼續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陜西文化走向世界。作為海外僑胞,金國中建議加強陜西僑聯與海外僑胞社團的聯系和交流,為海外僑胞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劉茜 將陜西文化元素融入海外優秀藝術作品
在阿根廷的34年間,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客座教授、阿根廷陜西商會暨同鄉聯誼總會會長劉茜在阿根廷電視臺創編并主持了《中國5000年》節目,逐漸成為阿根廷家喻戶曉的中國學者。
一直以來,劉茜都致力于推進中阿兩國文化交流,希望用藝術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她告訴華商報記者,近年來,她和她的團隊創編了大型綜藝《情系一帶一路》,將東方傳統文化與南美當地藝術特色融合,讓拉美探戈藝術家演繹“一帶一路”的經典藝術,將京劇、秦腔、信天游等中國傳統音樂呈現給阿根廷人。
“2019年初,我們成功將音樂劇《情系一帶一路·探戈走西口》搬上阿根廷國家大劇院,反響空前。”劉茜說,“我們希望將陜西文化元素融入更多海外優秀藝術作品中,也希望能將這些作品帶回陜西,成為大家認識阿根廷的一把金鑰匙。”
“未來我希望繼續加強阿根廷和陜西的足球聯誼,邀請阿根廷國家青年足球隊來陜交流,組織賽事,同時引進拉美國家優秀足球教練,進一步規范化陜西青少年足球培訓學校,提升師資力量和水平。”劉茜說。
孫前進 將日本成熟的養老服務經驗引進陜西
日本陜西聯誼會會長,全日本陜西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孫前進告訴華商報記者,今年是他第二次列席家鄉的政協會議,既感到榮耀,同時也是一份信任與擔當。“通過列席政協會議,我對家鄉的建設發展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也希望有機會能為參與家鄉建設、促進日本和陜西的合作作出更大的努力。”
孫前進介紹,日本是一個高福利國家,養老事業積累了豐富的成熟管理經驗。因此,他希望能將日本的養老服務引進陜西,打造一批能滿足高端需求的養老機構,讓老人優雅且人性化地養老,讓陜西人在家門口享受世界一流的養老服務。
劉鎮 打造“企業+家庭果園”孵化平臺
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重點難點在農村。結合農村產業少、人才少的現狀,如何做到產業吸引人、留住人、可致富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陜西經營一家蘋果企業的日本中津商事株式會社社長、木美土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鎮,今年兩會上提出了關于建設家庭果園孵化平臺的建議。
“陜西是蘋果大省,有著較為完備的蘋果種植基礎。”劉鎮建議各級政府培育一批企業投資、政府扶持、社會化運營的“企業+家庭果園”孵化平臺。投資建設模塊化的規模果園,由企業統一提供農資、技術指導以及蘋果銷售,承包人只負責樹上管理。以此吸納農民返鄉參與,賺取務工收入,培訓掌握果園技能。“隨著果園逐漸盈利,獎勵果農分紅權,結合政府小微金融扶持政策,使果農家庭逐漸擁有更多果園分紅權,打工收入之外獲得資產性收益,繼續孵化家庭果園,建設家庭果園孵化平臺模式。”
劉鎮告訴華商報記者,“企業+家庭果園”模式,既形成利益聯合共同體,逐漸降低管理代價,又可以利用釋放出來資金再進行規模化果園的擴大投資建設,繼續孵化更多的家庭果園主,帶富一個個果農家庭,實現產業興旺、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模式。
竇安朋 讓僑眷僑屬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2023年,陜西省僑聯在疫情恢復常態化管控后首次前往菲律賓考察,這次出訪對于菲律賓陜西總商會來說意義非凡。
“僑聯是我們這些海外游子的‘娘家人’。”竇安朋告訴華商報記者,這些年來,省僑聯發揮著紐帶作用,幫助僑企牽線搭橋、促成合作,對于促進陜西和菲律賓之間的貿易往來有著積極影響。竇安朋說,雖然人在海外,但根在中國。作為一名生活在菲律賓的“老陜人”,竇安朋希望省僑聯能夠不斷拓展海外聯誼渠道,更好地組織海外僑胞聯誼,讓僑眷僑屬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呼延濤 致力于讓陜西特色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作為一名延安人,同時也是一名榆林女婿,遠居美國洛杉磯的海外華僑呼延濤,經常會回到老家陜北探親交流。
“我能深切感受到榆林、延安近年來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非常熱情友善,渴望與外界進行經貿交流與合作。”身為美國華人總商會常務副會長、美中安可集團董事長,呼延濤一直以來都致力于讓陜西特色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促進雙方的互相交流、互相推介、互相展示。
呼延濤介紹,2023年,美國華人總商會舉辦了“美國企業家走進陜西活動”,組織35名旅美企業家回陜考察交流,還承辦了兩次“陜西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時,我們美中安可集團與陜西海外投資集團、榆神外經貿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去年陜西省大力推進“三個年”活動,陜西國企的擔當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氛圍給呼延濤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促成了商會與榆林、延安等政府機關約定了每年一次的中美企業家互訪,如今各項工作都在高效順利地推進中。
“下一步集團將與榆神外經貿集團從業務合作方面入手,通過成立合資公司,把陜北的能源化工產品、特色農產品銷往美國,并引進先進的設備、技術及管理理念,助推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呼延濤說。
盧凱華 探索“實用外語+X技能”國際聯合培養
2024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進教育強省建設,實施高職“雙高計劃”和中職“雙示范”建設,推進職普融通。從事中法國際教育多年的法國陜西總商會執行會長盧凱華對此深有感觸,也對新的一年陜西教育高質量發展充滿了期待。
盧凱華告訴華商報記者,實施職普融通,需要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資源共享和理念借鑒。應嘗試健全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和普通教育的學生在學習成果和等級上的互認互換銜接政策,促使兩個教育序列的學生都享有同等權利,逐步推進雙向流動。
盧凱華還建議,探索“實用外語+X技能”的雙線一體化緊缺職業技能專業的國際聯合培養。“這樣做能使學生在具有良好專業技能知識的基礎上,具備語言交際能力、國際化視野,熟悉國際規則,培養中國企業‘走出去’所需要的海外項目現場管理工程師。”
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我們將推動陜西與法國進行職業技能類別的聯合辦學,在訪問學者、高級研修、學生互換、研學實習等多方面開展中法校際合作項目。”盧凱華說。
許雯 建議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產業鏈
自1992年留學英國開始,此后的30余年里,英國陜西聯誼會執行會長、英國陜西商會會長許雯一直致力于在異國他鄉講好中國故事、陜西故事。
“我在西安出生、長大,出國前在西安郵電學院外語教研室工作,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情感。”許雯說,“陜西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讓我無比著迷,尤其是肉夾饃等陜西非遺。因此我希望通過絲綢之路這個紐帶,把陜西聲音傳遞到地球的另一端。”
今年兩會,許雯再次受邀列席省政協會議,“能夠參與省級重大政治活動,親眼見證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進程,我感到非常激動和榮幸,也深感責任重大。”許雯告訴華商報記者,她特別注意到,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創新驅動、深化改革開放等方面的工作。“這些也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議題。”
作為海外僑領,許雯通過大會發言提出了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產業鏈的建議。希望借助跨境電商強勁發展的勢頭,讓老百姓和企業家“買全球”“賣全球”更加便捷,讓更多陜西商品走出國門。
“我深知自己肩負著橋梁和紐帶的重任。我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全方位參與到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中,為推動中外友好交流和合作作出自己的貢獻。”許雯說。
何誠 推進中外商業合作順暢便利
2023年,中國-中亞峰會在陜西西安舉辦,對于省政協委員、哈薩克斯坦陜西商會會長、陜哈集團董事長何誠來說,也是極為忙碌的一年。
去年一年,何誠有8個月的時間在中亞工作。“在哈薩克斯坦的這8個月里,我接待了超過30個來自省市區縣不同層級的考察團、訪問團。”
何誠告訴華商報記者,近年來國內代表團在中亞的考察交流范圍有了明顯擴大。“過去雙方的交往大多局限于經貿投資與進出口,如今在高校合辦、科技交流、飛機直航、貨物空運、文藝交流、先進制造、能源技術、農產品貿易等多個方面的合作都在逐步深入,以往沒有涉及的領域也在加快覆蓋。”
今年兩會,何誠將關注和調研的重點放在了如何暢通歐亞貿易大通道,助力陜西外貿提質增量上。通過提案,何誠在海關監管、貨物運輸、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行帶動陜西省貿易增量等多個方面提出建議,希望形成系統性的對外經貿新格局,使歐亞大通道貿易得到結構性完善。
此外,何誠還針對部分外國友人工作簽證不好辦、不好停、不好留這一問題撰寫提案,希望通過相關制度的優化,推進中外商業合作的順暢化與便利化。
李豪 積極開展涉外法律服務
作為僑聯界別推薦產生的省政協委員,北京市京師(西安)律師事務所主任李豪看到了近年來陜西在對外開放領域出現的可喜變化。
“近年來,陜西不斷加強與國際接軌的投資環境建設,包括簡化外商投資審批程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等,這些措施提高了陜西的國際競爭力,也吸引了更多的外資企業來陜投資。”李豪告訴華商報記者,為了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陜西制定了一系列相關規定,建立了一套涉外法律服務體系,包括涉外律師、涉外仲裁、涉外公證等。“這些服務為陜西對外開放提供了更加專業的法律支持,也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和服務支持。”
如何推動陜西對外傳播、講好陜西故事,這是李豪一直關注的話題。對此,他建議,應積極開展涉外法律服務,積極參與到國際交流合作中,為來陜投資的外商提供法律咨詢、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提升陜西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同時加強對外的宣傳和推廣。通過參加國際法律展覽、論壇等活動,以及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興媒體平臺,宣傳和推廣法律服務和法律文化,提高陜西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華商報記者 白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