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12項活動讓“5·18國際博物館日”盡顯文化魅力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郭青
日期:2021-05-18 11:15:12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旨在聚焦后疫情時代,面對未來社會、經濟、環境等挑戰,博物館應如何開啟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我省在博物館日開展12場社會活動與觀眾互動體驗,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服務文化發展、文明傳承、鄉村振興,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促進文化消費,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活動的主要內容有:
一、“青銅之冠”秦陵兩乘彩繪銅車馬已于近日運往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并完成組裝布展,銅車馬博物館5月18日落成并對游客開放。
二、2021年度“5·18國際博物館日”陜西省主會場宣傳活動啟動。
三、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職能,讓歷史、文物知識走進千萬家,省文物局與陜西省教育廳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四、第三批陜西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授牌,包括銅川博物館、渭南市博物館、留壩縣張良廟博物館等。
五、由陜西省文物鑒定中心組織邀請相關專家,5月18日上午10:00—12:00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北大門前廣場為民間收藏者免費進行文物公益鑒賞及咨詢服務,普及文物鑒定常識。
六、“秦娃說——我的國寶開場白”短視頻征集大賽頒獎儀式舉辦。“秦娃說——我的國寶開場白”由陜西省文物局聯合騰訊共同舉辦,全省共有100家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參加,歷時一個月,共征集超過百余條視頻,視頻瀏覽量超過千萬。
七、述說千年國寶故事,傳承陜西人文風華。陜西省文物局聯合騰訊出品的全國首檔文化講壇互動類視頻欄目《國寶故事》啟動儀式舉行。
八、“5·18國際博物館日”陜西主會場活動中,省科技廳和省文物局領導共同為“陜西省陶質及彩繪文物保護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共同助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科技保護事業。
九、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等10家博物館進行文創產品展示。文創產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既為博物館藏品賦予了新的生命,又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向觀眾展示國寶魅力。
十、社會教育活動展演,集中了省內10家在“陜西省首屆‘博物館教育項目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的單位帶來的20多個優秀教育項目及博物館教育課程,這些優秀教育項目及博物館教育課程集科學性、藝術性、趣味性、知識性為一體,以觀摩、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培養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熱情,讓學生在學中玩、樂中學,讓孩子們愛上博物館,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茁壯成長,使博物館成為青少年的文化樂園,對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十一、5月18日下午,天津大學張加萬教授受邀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學術報告廳進行《文化遺產信息化》專題講座。
十二、在國際博物館日至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根據各博物館主題,我省百家博物館進行朋友圈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