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南北時空 聆聽東西交流——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綜述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丁一鳴 常河
日期:2021-10-18 09:19:04
“每一種文化都是人類文明完整機體中的一個細胞,正是每一個鮮活細胞的進化,人類文明的生命活力才得以不斷提升。因此,我們不應當認為哪一種文化比另一種文化更高明、更高貴!只有通過平等交流、互學互鑒,人類的文明才得以更高明、更高貴!”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全體大會上,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話音剛落,全場掌聲雷動。
10月11日至13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在位于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的安徽蚌埠召開,來自3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近500位中外嘉賓,圍繞“文明互鑒: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主題,從文化多樣性、“一帶一路”、疫情防控、生態文明建設、減貧、科技進步等層面平等交流、深入探討,達成“蚌埠共識”。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如何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
1990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是最好的解答。
“面對不同文化,這是最好的手段和信念。”在“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結合自身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的經歷闡釋,“190個國家、56個國際組織共同參與,沒有任何一個展館、一次展示是相同的,搭建起了一個‘各美其美’的舞臺?!髅榔涿馈灾档梦覀儓允?,不僅在于表達了不一樣,更可貴的是為這種不一樣提供了表達的平臺?!?/p>
談到“美人之美”,周漢民分享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幕后故事?!?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幕,190個國家館悉數開館,唯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伊拉克。由于國家正值戰亂,伊拉克方面表示不能如期開館,詢問可否推遲一個月,我們經過協商后決定同意?!币粋€月后,周漢民來到僅有300多平方米的伊拉克館,看到館中正在展示《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頓時熱淚盈眶?!耙粋€戰火紛飛的國家,得以來到文明和平的國際盛會,展示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獲得了欣賞與尊重。我以為,這便是‘美人之美’?!敝軡h民說。
“歷史一再證明,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自解決全球經濟和世界文明發展面臨的諸多難題!”中聯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周力感慨。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傊?,必須努力把握‘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這些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基本點,在國與國關系中找到最大公約數,攜手創造出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周力說。
常年工作生活在中國的烏克蘭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漢學家謝爾蓋·庫茲米喬夫深深贊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觀點。他認為,文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失去文化,就容易在追求自身利益時,掉入自私自利的陷阱?!墩撜Z》有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信任彼此,需要相互依靠,需要無私奉獻,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p>
物雖胡越,合則肝膽
南朝梁時期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談及《詩經》比興手法時,稱贊道“物雖胡越,合則肝膽”,意思是本體和喻體雖像胡地距離越地那般遙遠,經過精巧構思,卻能像肝膽一樣緊密結合在一起。
世界之大,胡越何以結為肝膽?跨文化交流是重要橋梁之一。
參差多樣,是萬物魅力所在。就在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六屆年會開幕前日,數千公里外的云南昆明,推遲了一年之久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啟幕?!拔覀儾荒苁ド锒鄻有?,因為我們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們同樣不能失去文化多樣性,否則人就不能稱之為人?!敝袊鐣茖W院大學特聘教授、全國政協委員黃平說。
“文化差異意味著豐富性,正如生態系統因生物差異而更有活力一樣?!睆偷┐髮W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表示。他以“樹鳥共生”為例,認為面對差異,人類需要汲取共生而非對抗的智慧?!坝靡环N文明取代另一種文明,是文明交流最原始、最初級的層次。更高的層次是通過交流溝通,實現差異之間的共存共生。共存共生之上,是相互尊重、相互欣賞。文明的對面不是野蠻,而是另一種文明?!碧K長和說。
蘇長和表示,當前文明交流的更高層次,是通過在不同文明之間尋求共通的方式,創造更大的文明交流格局。尋求共通,是東方為文明對話提供的重要出路之一。
意大利駐上??傤I事米凱萊·切基說:“解決全球性挑戰的唯一方法,就是增進國家間的信任以及對國際合作的信任,講述經歷、分享知識、共同進步?!?/p>
“意中兩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友誼,跨文化交流作為基本驅動,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兩國在面積、人口和地理上的差別雖然很大,但一直堅持以銅為鏡、相互映襯,未來必將在更多領域攜手進步!”對于中意關系的未來,米凱萊·切基充滿信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年會發布的“蚌埠共識”認為,各國應在充分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加強交流、互學互鑒,通過全球合作,攜手解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貧困等全球性問題。
“我是在中國接種的新冠疫苗,到現在我非常健康。”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新冠疫情防控的文化思考”主題論壇上,韓國駐上??傤I事館總領事金勝鎬說。聯合國前高級經濟官員梅里·馬達沙希說:“新冠病毒向我們揭示了全球化世界的深刻脆弱性,沒有全球衛生安全就沒有全球安全?!眹抑嗅t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表示:“中國愿與有需求的國家分享參與疫情防控的經驗,愿將中醫藥打造成為全球衛生健康治理的國際公共產品?!?/p>
人工智能與減貧有什么關系?未來可能會成為全球合力消除貧困的重要方向之一?!拔覀兺ㄟ^開發推廣‘語言扶貧’App、‘音書’App、開設數據標注培訓班、打造智慧課堂系統、建設‘智醫助理’項目等方式,做自己擅長的事,實現推廣普通話減貧、技術減貧、就業減貧、教育減貧、醫療減貧。未來,人工智能在全球減貧領域必將有更多應用。”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表示。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也認為,《精準扶貧信息化管理“5+2”模式》提到,脫貧攻堅精確性得到大幅提升,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扶貧管理中的應用功不可沒。我國在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將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在專題對話“數字文明在創新融合中走來”中,“爆款”頻出、持續“破圈”的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執行策劃徐娜揭秘了這一大熱文化IP是怎樣煉成的:“文化的自信、開放與包容,為我們進行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借助數字化手段,再到媒介化的文藝節目,成了我們節目被青年群體追捧熱議的重要方向。包括我們的內容構造、舞臺設計、節目錄制與后期傳播等全過程中,數字媒介的交互性幫助,讓整個《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同時吸納了電視文藝、網絡綜藝的受眾群體,從而達到了‘破圈’的表達效果。”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各種問題的觀點交流,碰撞出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