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臺戲迷“云端”同賞京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張盼
日期:2022-04-30 08:20:34
“兩岸戲迷‘云端’同賞京劇之美,以傳統文化為紐帶,在互動中增進感情,這是很好的形式,希望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多,讓更多兩岸同胞把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文化繼承下去、流傳開來。”京劇梅派第三代男旦傳承人胡文閣對記者說。
“同心拾景 情系中華”2022年京臺社區同品京劇魅力線上交流活動近日舉辦。北京和高雄兩處會場200余位嘉賓、社區居民相約“云端”,兩岸京劇名家和票友聯袂演繹京劇《狀元媒》《坐宮》等經典劇目名段。胡文閣壓軸演出梅派經典劇目《貴妃醉酒》,并示范講解梅派藝術的“蘭花指”手勢,收獲兩岸民眾擊節稱贊。
“臺灣的老藝術家和戲迷朋友很熱情、很熱心。他們經常跟我說,希望我能把從梅蘭芳大師到師父梅葆玖的梅派男旦藝術原汁原味地繼承下來,也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2009年以來,胡文閣連續去臺灣參與文化交流、演出講學等,與島內戲迷朋友結下很深的緣分。
一縷梅香飄兩岸,京劇梅派的發展,也是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印證。梅蘭芳遺憾未曾去過臺灣,梅葆玖代其父實現心愿,并將寶島“全能旦角”魏海敏認作開門弟子?!白尵﹦∥幕难},在兩岸生生不息?!边@是梅葆玖畢生的愿望之一。
“大師姐魏海敏常鼓勵我說,作為師父唯一的男弟子,一定要把梅派藝術的衣缽繼承好?!比缃耠m受疫情阻隔難以見面,胡文閣仍通過網絡,與身在臺灣的師姐魏海敏、師妹劉珈后保持密切聯系,通過交流學戲心得,共同精進技藝。
“梅蘭芳大師的代表作《貴妃醉酒》,把傳統的美充分體現在了戲曲中的手眼身法步上。其中手勢是心理活動的肢體表達,也是梅派藝術最有代表性的特點。”胡文閣現場演示“聞花”的動作,吸引兩岸民眾全程錄像拍照留念。
“演出很精彩,服飾和妝容太漂亮了!”在京生活多年的臺胞吳孟蓁對記者說,她以前只在臺灣電視節目中看過京劇,第一次的現場欣賞令她贊嘆不已。同樣讓兩岸觀眾津津樂道的還有京劇臉譜。京劇臉譜(翁派)繪畫技法傳承人楊強提前花了一個多月,畫了70多張京劇臉譜寄到高雄會場,有臺灣觀眾在開場前特意戴上臉譜面具,隔著大屏幕向大陸鄉親揮手致意。
“本次活動為兩岸民眾戲曲交流搭建了專業的平臺。今年,北京市在各區選擇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地點,設立‘京臺基層交流基地’,為大家開展多元多彩的交流活動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間。”北京市臺辦副主任李長遠說?;顒又?,北京市石景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京臺基層交流基地正式揭牌。
本次活動由北京戲曲評論學會、石景山區文化交流促進會、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