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法國大使:一帶一路是國際互惠合作的長遠計劃
來源:人民網 作者:葛文博
日期:2020-08-27 23:42:23
人民網巴黎8月26日電(記者 葛文博)8月26日,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出席法國雇主協會年會,與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意大利前總理萊塔及部分法國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者等,就“世界新戰爭”專題進行討論。
盧沙野指出,中國不是美國,中國不想成為第二個美國,現在美國不愿履行其國際責任而“退群”,卻在尋求霸權方面毫無退意。中國不尋求霸權,追求的是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說中國現在在前進,那么是說中國比以前更發達了,因此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人類做出更多貢獻。中國的發展對別國是機遇而非威脅。中國是有14億消費者的巨大市場,向全世界開放,將對疫情后的全球經濟復蘇做出貢獻。
盧沙野為中國抗疫答卷“點贊”,抨擊西方在疫情期間對中國形象“污名化”。他說,中國是第一個遭受疫情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戰勝疫情并重啟經濟的國家,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成功了。有人說盡管中國經歷了“閉卷考試”,但取得了好成績,這證明了中國體制的優勢。但我們也不愿貶低其他國家政府或制度。長期以來中國堅持認為各國有自己的國情,不同社會制度、治理模式和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唯一的問題是,哪種才適合自己。中國在戰勝疫情后,通過援助醫療物資等方式幫助他國,這是為了履行我們的國際義務。中國告訴了世人我們做了什么,不是為了輸出我們的政治體制,這與擴張主義無關。我們注意到,在疫情期間,西方對中國進行了種種污蔑中傷,如果我們不展示中國的真實情況,那么西方民眾將只能得到一副完全扭曲的中國形象,這會是非常可悲的。
盧沙野向法國嘉賓與觀眾介紹中國的對外政策。他指出,中美歐是當前國際關系中的主要角色。中國的對美政策就是,愿與美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構建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這不僅取決于中國,也取決于美國。中國一向視歐洲為全面戰略伙伴。自從中國和歐盟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合作成為主流,共識多于分歧。中國明確地支持團結、獨立、繁榮與一體化的歐洲,我們認為沒有歐洲,就無法實現多邊主義。西方存在一些對中國的不信任,也許是因為歐洲人還不習慣一個實力增強了的中國,因為近百年來,中國在歐洲人的印象中一直是貧窮、困頓、落后的國家,而現在中國卻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且與西方國家、歐盟國家完全不同,尤其是政治體制。但我認為世界各國有選擇適合自己發展道路的自由,這些不同點不應成為合作的阻礙。
盧沙野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惠及中國平衡發展與國際互惠合作的長遠計劃。他介紹,近十幾年,中國東部地區從開放政策中獲益,但西部地區較少享受政策紅利,中國存在地區發展不均衡問題。中國政府因此希望找到方法,促進西部地區的開放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就是為了這個目標。此外,作為中國鄰邦的中亞國家也是封閉的,需要發展,需要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而中國就有這些資源,我們也需要合作和發展?!耙粠б宦贰背h是一種互惠共贏的合作,而非地緣政治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