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現代農業之花盛開“一帶一路”——楊凌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兩周年記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李宛嶸 侯勃
日期:2021-06-16 09:53:10
“中方愿在陜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2019年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時提出倡議。
兩年來,楊凌示范區堅持頂層設計、統籌布局、協同并進、形成合力,奮力建設上合組織農業培訓基地,為開展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養、農業技術示范推廣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一幅國際農業交流、培訓、示范的“上合圖”在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示范區迅速展開。
以“楊凌速度”
繪制“上合圖”
近日,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每天都要接待八方賓客,其中不乏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參觀者。
作為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實訓基地,目前,整個園區共展示了10余種不同類型、不同科技水平的設施溫室,將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融合在農業生產過程中。
“下一步,我們將編制適應實訓基地的教學內容,讓示范園更好地服務于上合組織成員國,真正把楊凌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傳播出去。”談及下一步打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鄒志榮信心滿滿。
重點項目是上合組織農業培訓基地的有效載體。兩年來,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項目建設從未停歇: 2020年6月14日,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培訓示范中心破土動工,這一承擔著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展示等任務的項目,將有力促進上合組織國家在農業技術和糧食安全等領域的深入合作;2020年7月6日,上合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成立,為上合組織國家開展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究、技術集成示范模式與標準研究、技術人才培訓體系與成效評價研究提供技術和政策咨詢服務;2020年10月22日,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揭牌,標志著楊凌建設上合組織農業培訓基地取得了實質性成效,為推動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發展從“大寫意”邁向“工筆畫”奠定了基礎……
短短兩年時間,上合組織現代農業國際合作實訓基地啟用,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拔地而起,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項目主體工程竣工……這些,無不向世界展現著上合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工作的 “楊凌速度”。
讓援外培訓
架起“連心橋”
4月28日,2021年上合組織國家電子商務合作研修班在楊凌開班,來自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6個國家的87名學員接受了線上培訓。這也是上合組織農業培訓基地掛牌成立以來首期面向上合組織國家舉辦的援外培訓班。
“遠程培訓項目很有教育意義,信息量很大,有很多實踐經驗和解決方案,是非常實用的課程。”接受培訓的白俄羅斯學員代表帕維爾表示。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以來,楊凌示范區積極對接上合組織秘書處、上合組織有關國家農業部,針對上合組織各國農業產業發展現狀,開發制作不同產業類型的線上視頻培訓課程,開展農業技術遠程培訓,不斷拓展培訓覆蓋面,提升培訓影響力。
“我們依托駐區高校科技資源優勢,統籌全國一流培訓師資和農業科研力量,運用現代培訓手段,針對上合組織國家農業領域的官員、大中型涉農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重點科研院所農業專家等開展農業遠程培訓課程。”楊凌示范區國際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示范區將積極面向各國征集培訓選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使農業技術培訓惠及更多上合組織國家。
兩年來,以交流培訓為紐帶,楊凌的農業新技術、農業新品種也源源不斷“飛”出國門,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注入了現代農業的“中國元素”: 在哈薩克斯坦,中哈創新園從楊凌引進了玉米、小麥、大豆等6大類45個試驗新品種,種植面積近1500畝;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建成俄羅斯農業園,楊凌的農業技術、農業產品、農業設備等在這里投入使用;在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的先進種植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被引進,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用示范交流
打造“新引擎”
時值“三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張正茂忙得不可開交:他一邊現場指導學生開展小麥科研試驗材料收獲作業,一邊通過微信指導中哈農業科技示范園進行農作物耕種。
近年來,張正茂像候鳥一般,往返于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與中國楊凌之間20余次,把中國的優質小麥品種和農業技術推廣到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依托農科資源優勢及援外培訓相關資源,楊凌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建設了一批現代農業國際示范園,帶動了當地現代農業發展。
“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宋斜良說。作為上合糧食作物技術交流示范基地,楊凌良科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主要進行小麥、玉米、油菜等新品種選育和智慧化機械耕作、水肥一體化示范,面向上合組織國家推廣輻射,推動不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借助農業新技術示范交流新引擎,如今,楊凌的國際“朋友圈”日益擴大,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的“金種子”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更加順暢,陜西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交往合作也更加寬廣。
“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是黨中央交給陜西的重大政治任務,把基地放在楊凌示范區建設,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楊凌示范區黨工委書記黃思光說,“我們將堅持把基地建設放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大局中來定位,以強烈的使命擔當、有力的工作舉措,高質量高水平推動基地建設,全力搭建我國農業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平臺,為推進上合組織國家現代農業交流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