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為“一帶一路”搭建語言服務新平臺
來源:光明日報
日期:2021-08-10 10:22:06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八年來,語言互通是實現高質量共建的關鍵,其中,語言智能具有重要實用價值和廣闊發展空間。學習、掌握和運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語言,是加強語言溝通交流、實現全方位互聯互通的基礎,也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的重要保障。據統計,“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使用的民族語言有2400多種,占人類語言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的語言種類繁多,部分語種微小,專業語言人才培養面臨挑戰。
在此背景下,以機器翻譯為代表的語言智能技術架起了“一帶一路”建設的語言之橋。語言智能是語言科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新興前沿交叉領域,被譽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語言智能運用信息技術模擬人類智能,分析處理人類語言,為語言交流發展提供新方法、新途徑,為人類跨越語言障礙、發揮語言力量、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增添新動力、新活力。當前,包括機器翻譯、語音識別、智能問答、智能寫作、語言評測等在內的語言智能典型應用,不斷更新著人們的語言認知。據了解,科大訊飛翻譯機可翻譯語種已經覆蓋50多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百度翻譯支持全球200多種語言互譯,覆蓋4萬多個翻譯方向。基于人工智能的語言交流,已經融入21世紀人類生活,逐漸成為人們身邊的日常語言現象。
語言智能的發展和應用,符合當今時代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趨勢,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發展愿望和共同利益。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面向未來,我們要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共同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語言智能作為促進“一帶一路”語言互通的重要抓手,已經成為繪好“工筆畫”的重要一筆。
語言智能產品和服務既要有效滿足“一帶一路”建設中各行業的具體需求,又要綜合考量相關國家國情和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主動適應相關國家各具特色的應用環境。在書面語言交流層面,需研發能夠按照相關文本體例和語言規范要求,起草或寫作有關文件、合同等文字材料的語言智能系統。在口語溝通層面,需研發語言智能問答產品,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民眾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回答和講解,如提供相關歷史故事、文化作品、風俗習慣、語言學習、音樂戲劇、天氣預報等方面的語音互動服務。在語言交流共性技術層面,需加快語音識別技術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如面向不同語言的語音輸入法、語音聽寫、語音轉寫等,同時要提高語種覆蓋率。另外,也要運用語言智能技術助力“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開展國際中文教育,促進漢語與相關國家語言的交流互鑒,從人文層面增強有關各方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能力。
語言智能發展和應用是一項長期任務,既是時代需要,也是時代課題。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互鑒增長繁榮、發展進步經驗,以語言智能發展為重要戰略抓手,推動形成相關國家人民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有利于創建良好的合作氣氛、催生新的合作需求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為開展相關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和人類共同進步。具體來說:
一是發展語言智能,加強“一帶一路”中文人才培養。國際中文教育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偉大事業同向同行,是推動語言智能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實踐平臺。智能漢語教學是語言智能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之一。它以漢語教學大數據為基礎,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有效輔助線上中文教學,提供數字化漢語資源建設、漢語微學習、智能備課、口語交互練習、閱讀分級和讀物推薦,作文、翻譯批改和語言測評等多種服務,已經成為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以智能漢語教學為代表的語言智能應用,符合“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實際需求和共同愿望,能夠有效提升相關國家中文人才培養水平。
二是用好語言智能,搭建“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平臺。沒有語言交流就沒有民心相通,沒有“一帶一路”全方位互聯互通。語言智能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耦合度越強,其促進語言交流、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就越強。在有效解決因語言障礙造成的人員溝通交往成本增加、要素流動和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等問題方面,語言智能具有獨特作用。因此,應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需求,結合各國語言實際,用語言智能為各種要素發揮聚集效應搭建語言支撐服務平臺。同時,要積極推動聯合國框架內的語言智能合作,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一道,共同開發、協同應用更多更好的現代化語言智能產品和服務,推動形成面向人類未來發展的“人工智能+語言服務”模式,構建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語言交流保障體系,共同建設貫通世界語言百花園的公共信息走廊,共同講好“一帶一路”故事。
三是創新語言智能,推進“一帶一路”語言融合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實踐,需要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推進語言智能創新、提升語言智能對相關領域的支撐服務能力。要處理好語言智能技術與語言的關系,處理好語言智能技術與人的關系,不斷創新語言智能的發展應用模式,凝聚語言共識,實現語言融通,促進民心相通,切實推進“一帶一路”語言融合發展,努力開創“一帶一路”新型語言交流合作模式。同時,要在語言智能理論研究和實踐突破的基礎上,探索開發智能客服、自動回復機器人等語言智能產品,加強交互式語言智能產品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疫情防控等領域的示范應用,不斷推進語言智能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