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助力“雙循環”建功“十四五”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李然
日期:2021-02-28 09:37:30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新春伊始,在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倡議發揚“三?!本瘢谛聲r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其中,把創新發展、攻堅克難比喻成拓荒牛。新氣象需要創新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海外僑胞可以繼續發揮創新發展、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助力“雙循環”,建功“十四五”。
助力“雙循環”
僑界當不遺余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深化對內經濟聯系、增加經濟縱深,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要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更加科學的管理體制,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
隨著這種高層次新發展格局的開放,未來,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會更加緊密,將為其他國家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新形勢需要新擔當,呼喚新作為。一直以來,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是中國聯接世界的重要紐帶,是促進國家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經歷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均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皭蹏?、愛家鄉、愛自己的家人”是我們華僑的一個重要特點,“家國情懷”是我們共同的“根、夢、魂”。正因如此,我們始終與祖(籍)國同頻共振。構建新發展格局,對僑胞來說,是機遇和平臺,也是責任與擔當。
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廣大僑胞要觀大局、識大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看到我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持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定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半p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把握國內外大勢、重塑中國發展新優勢的一項戰略抉擇,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將會更足、動力將更強。僑胞應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高把握市場需求和發展動向的能力,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求新求變、轉型升級,抓住企業發展的戰略機遇。
我們相信,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形勢下,廣大華僑華人必當不遺余力,發揮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新風采,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建功“十四五”
僑界必大有可為
以僑為橋,聯通中外。我國60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一直以其獨特優勢,在國家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海外僑胞優勢更加明顯,必將大有可為。
融通優勢。華僑華人不僅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資源和獨特優勢,同時也是住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和獨特優勢。廣大僑胞不僅熟知住在國的社會、法律、風土人情,還融通中外經濟、政治、文化,是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重要而獨特的力量,在促進中國與住在國共贏發展過程中展現更多更大作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華僑華人可以發揮熟悉海外市場和國際規則的優勢,及時研判時局變化、做好風險預警,為國內企業走向海外、開拓國際市場牽線搭橋、獻計出力。
人才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華僑華人有創新開放的視野,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有上下求索的執著,尤其是新僑人才,已成為推動中國科技創新世界一流水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國海外6000多萬華僑華人中,專業人才就有400多萬人,占國家各類引才計劃引進的海外人才中95%以上,是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人才依托。
創新優勢。“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廣大僑胞應找好新著力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依托僑界創新資源、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努力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與產業化瓶頸,共同參與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實現創業與創新的高效聯動,推動中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方向邁進。
金融優勢?!敖洕羌◇w,金融是血脈”。在我國經濟杠桿率相對比較高的情況下,要充分發揮多層次金融市場的服務功能,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以打通全球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為著力點,助力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廣大僑胞應著力于發揮金融優勢,推動金融創新,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杠桿作用,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銀保協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實體經濟,補齊補強產業短板。相信通過金融產品、組織、制度和技術創新,可以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之年。作為香港新僑、僑商代表,我將與廣大僑胞一起,將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偉大實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作者李然,系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僑聯特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