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九星 中國商業“共享火箭”模式打響頭炮
來源:大公報
日期:2021-04-28 16:52:59
九星齊發
4月27日11時20分,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將齊魯一號、齊魯四號、佛山一號衛星等三顆主星和中安國通一號衛星、金紫荊一號衛星和金紫荊一號02衛星等六顆搭載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共享火箭”模式打響頭炮。據了解,此次升空的金紫荊一號雙星,將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智慧城市建設。
本次發射的九顆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作為總承包商提供發射服務。其中,香港航天科技集團的金紫荊一號01星、金紫荊一號02星由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用于實現對地面目標的觀測功能,后期通過深度學習方式實現對地面目標的智能檢測,致力于打造未來智慧城市,以覆蓋大灣區為核心,圍繞高速發展的城市群,實現城市的信息化、精細化、智能化的動態深度融合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與創新。
為每位“乘客”研制舒適環境
此次任務也是長城公司首次創新商業共享發射模式,又稱“拼車”發射,在同一發火箭上為國內不同客戶的不同衛星同時提供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發射服務。長征六號此前也曾進行一箭多星發射,但此前進行的是發射多為科研性質,此次的“共享火箭”則是商業發射。
據介紹,首次“拼車”發射任務,搭載的9顆衛星多達6家單位,接口狀態多,協調量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顆衛星的微小變化都會影響全箭的技術狀態。為實現9顆衛星的合理布局,為每一位“乘客”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首次采用2.9m衛星金屬整流罩,這也是長征六號基于此次“拼車”任務全新研制的整流罩構型。
主星同步分離 達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由于“拼車”發射分離安全性要求高,分離設計難度大,為將衛星安全地送入預定軌道,長征六號創造性地采用了主星同步分離,搭載星分批分離的方案,并開展了數次多星分離安全性仿真、分析工作,確保多星分離安全,滿足衛星分離姿態要求。長征六號運載火箭自主創新成果達幾十項,具備發射多種類型、不同軌道要求衛星的能力,可實施一箭單星或多星發射。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0噸(軌道高度700公里),發射可靠性高達0.98,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次任務拉開了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本年度高密度發射的序幕,打響了該型號“十四五”“開門紅”。
首試“拼車”發射 緩解“供不應求”
所謂“拼車”發射,是指一枚運載火箭以“拼團”的形式為多顆衛星提供發射服務。在長征六號主任設計師余延生看來,以往任務中以“搭載”的形式提供發射服務,是在滿足主星任務外,將剩余運載能力提供給其他有發射需求的“小衛星”,通過這種“出售坐席”的方式,火箭可以滿足多顆主星的發射需求,且具有發射成本低、任務適應性好等特點。
長城公司表示,近年來,衛星小型化和輕量化已得到廣泛認可,小衛星發射需求大幅增加,國內外各發射服務商努力使用各型運載火箭通過“一箭多星”模式將小衛星發射至預定軌道。在國際上,阿里安空間公司曾使用Vega火箭、SpaceX公司曾使用Falcon-9火箭等為客戶提供“拼車”發射服務。此次,中國長征火箭試水“拼車”發射,開啟中國新的商業航天模式。
據介紹,長城公司自2019年初開始推動“共享火箭”發射方案的一年間,共收集到來自20家商業衛星公司共計58顆衛星的發射需求,其中擬2020年中期發射的衛星共計32顆。最終在此次“共享火箭”首發名單上的9顆衛星,占需求量的28%。一次“共享火箭”發射就解決了市場當期四分之一左右的發射需求,較大地緩解了商業市場發射機會“供不應求”的狀況。
齊魯雙星 高分辨率領先全國
4月27日11時20分,齊魯一號衛星和齊魯四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成功進入距離地球500千米的預定軌道運行。在同一平臺系統中同時布局高分辨率的雷達衛星和光學衛星,在內地商用領域尚屬首次。
據山東產研院副院長雷斌介紹,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分別為:齊魯一號高分辨率雷達衛星和齊魯四號高分辨率光學衛星,衛星最高成像分辨率領先于中國目前在軌的商用遙感衛星,可以準確分辨地面上的一棵樹、一輛汽車。齊魯一號雷達衛星,不受地面光照、云層、霧霾的影響,全天時、全天候工作,甚至可以像CT掃描一樣,“看”到地下幾十厘米的管網。齊魯四號光學衛星分辨率達到0.5米,具備常規推掃、凝視視頻等多種成像模式。山東衛星信息技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侯波告訴記者,齊魯星座智能遙感應用可在農業、工業、環保和海洋等多個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據山東衛星信息技術產業研究院衛星所研發主管謝廣帥介紹,目前商用衛星潛在用戶很多,公眾可以通過衛星數據平臺訂購齊魯衛星產品,衛星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點拍攝,目前已經有銀行利用遙感衛星監測海外項目的建設進展。
“一帶一路”投資的海外項目也是齊魯衛星觀測目標,他們將定期遙控衛星去監測現場情況。謝廣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