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創新藥企加快“出海”布局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曾亮亮
日期:2022-06-09 10:58:29
今年上半年,國內51家生物創新藥企緊鑼密鼓“出海”。他們有的將申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審批,作為進入全球市場的第一步。
經過近十年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為數不多的、能自主研發生物創新藥的發展中國家。而且,近兩年來我國獲批上市的很多創新藥在全球都屬于首次。不少懷揣著全球化抱負的中國生物創新藥企,選擇進軍海外市場。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國際化已成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比較明確的方向了。
“十三五”期間在研新藥量躍居全球第二
2022年上半年,至少有51家中國創新藥企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出海”業務。5月18日,國內新藥研發投入名列前茅企業——恒瑞醫藥宣布設立全資子公司,大舉進軍海外市場。過去我國“出海”藥多以原料藥出口為主,而今國產生物創新藥企摩拳擦掌準備“出海”了。
這得益于近十年來,中國生物創新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據悉,“十三五”期間在研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成為世界范圍內為數不多的、能自主研發生物創新藥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已成為生物類似藥在研藥物數量最多的國家,先后有超200個生物類似藥臨床申請獲得批準。
蓬勃發展也帶來了國產創新藥產業激烈競爭。去年底,67種獨家新藥平均降價61.71%,業內專家預計國內未來三年還將有超30 款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因此,不少生物創新藥企選擇進軍海外市場。
貝達藥業資深副總裁萬江介紹說,我國生物創新藥“出海”分為三種方式。一是自主出海,本土藥企憑自己的力量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申報上市以及后期的商業化銷售。二是借“船”出海,主要包括License out、專利授權、本土藥企把自己產品的海外或全球權益賣給海外企業,海外企業負責后續工作。三是聯手出海,即中國藥企和海外藥企聯合開發,分擔成本和收益。
易凱資本相關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藥企License out成交總金額達到了133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每年我國都有6-8個創新藥產品向FDA遞交藥品上市申請。
創新藥企申請美國FDA入場券布局“出海”
記者注意到,不少國內創新藥企將申請美國FDA作為進入全球市場第一步。
據悉,在全球醫藥產品消費市場中,美國、中國、歐盟5國、日本、其它地區市場分別占38.7%、18.3%、12.6%、7.5%、22.9%份額。
“藥品是基于全球臨床需求進行研發,必然會去開拓國際市場。”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告訴記者,中國原創新藥走國際化之路,一方面能解決全球患者無藥可醫的臨床需求;另一方面如果成功了,能獲得更廣闊的商業回報空間。
記者了解到,跨國藥企默沙東抗癌藥K藥2014年上市后,銷售額每年持續增長,2021年全球銷售達到172億美元。
美國獲批上市享有較高的定價優勢,更有利于在全球的推廣。據楊大俊介紹,一般而言,創新藥在第一上市國的價格決定了其在全球市場推廣的價格。美國已形成比較健全的創新藥定價體系,定價相對科學。
傳奇生物西達基奧侖賽是我國近年來第二個被美國FDA批準上市的生物創新藥。西達基奧侖賽用于治療復發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多發性骨髓瘤被認為是“不可治愈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已超過了急性白血病。傳奇生物首席執行官黃穎說,西達基奧侖賽比美國已上市同類產品療效還好,比美國同類藥品價格高。
傳奇生物西達基奧侖賽今年2月獲美國FDA批準上市,5月獲歐盟許可上市。這是傳奇生物在比利時建的細胞治療生產基地,預計2023年投入運營,它將服務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患者。
新興市場國家有望成為突破口
但多數中國創新藥企“闖關”FDA都未能如愿以償,從去年年底萬春藥業被否,到今年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和黃醫藥被駁回……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至今僅有兩個生物創新藥在美國獲批上市。
“出海”有沒有捷徑?黃穎認為,沒有彎道超車的路徑,西達基奧侖賽能被FDA獲批上市的關鍵在于藥品有“競爭力”,即藥品臨床價值,能解決全球患者急需的臨床需求。我國著名專家、上海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進指出,藥物能真正滿足一些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或者在療效上或者安全性上領先,“FDA沒有理由不批準”。
除了具有臨床價值外,人才和資金也是很重要。5月24日FDA批準了治療銀屑病藥品Tapinarof上市,該藥是2019年5月在我國率先獲批上市。發明人陳庚輝博士團隊之前將海外開發權轉讓。陳庚輝認為國際化需要人才團隊包括懂全球醫藥商業化的合作伙伴。據恒瑞醫藥相關人士介紹,恒瑞去年海外研發支出12.36億元,還自建了海外團隊。
“我們也不要把眼光只盯著美歐日市場。‘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國家具有廣大的醫藥市場潛力和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中國創新藥在這些國家能獲取一席之地。”楊大俊說。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密集的大陸,工業化剛起步,人口紅利巨大。非洲醫藥管理局特使西迪貝表示,非洲制藥行業由2012年190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66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
近年來,國家鼓勵和支持創新藥企“出海”新興市場國家的政策相繼出臺,推動國內醫藥企業更高水平進入國際市場,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合作,積極開拓新興醫藥市場。
萬江認為,中國創新藥質量好、價格適合,藥企服務好,更適合發展中國家患者需求。據介紹,國內多家藥企自主研發的抗癌藥PD-1價格只有外企原研藥的十分之一,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承受。業內人士建議,加速推動我國醫藥創新產品“走出去”,進一步釋放國內醫藥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