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把脈創新發展前景
來源:新華網 作者:汪子旭
日期:2024-03-29 15:43:50
《經濟參考報》3月29日刊發文章《博鰲亞洲論壇把脈創新發展前景》。文章稱,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創新成為備受關注的熱詞之一。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與會人士共謀發展之道,把脈創新前景。
“上個月我去了天津港,一個完全自動化、數字孿生的碼頭。過去工人吊裝集裝箱是很辛苦的體力活,現在工人可以坐在有空調的操作間,對著全面數字化的操作屏進行操作。”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在論壇上說。
在李揚看來,中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郵政網,還有世界級的港口群,背后都離不開創新。“‘數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不止交通領域,隨著技術發展與成熟,數字經濟正在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影響著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其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畢馬威中國副主席、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劉建剛說。
在多位與會人士看來,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數字經濟中,人工智能發揮著核心的作用。”小i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袁輝說,數字經濟基礎的要素是數據,而在數據之外,真正能夠控制數據、讓數據產生更大附加值的就是算法,這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大腦”。
論壇發布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4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也指出,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關學科發展、理論建模、技術創新、軟硬件升級等整體推進,正在引發鏈式突破,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
從去年的ChatGPT到今年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人工智能正在飛速迭代,創新應用層出不窮。與會人士表示,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給更多領域帶來變革。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將改變每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還將對各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以通信行業為例,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夠改善網絡部署、降低能耗和優化電池環境。
“在以大模型為代表的創新浪潮帶動下,預計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應用等各環節將迎來快速迭代演進和探索突破的關鍵時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中長期來看,大模型將與制造、生物醫藥、能源、交通等諸多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并可能成為科學發現的新范式,不斷提升創新效率、拓展應用領域、提高生產效率,有望成為各行業轉型升級的基礎賦能工具,并帶動更大范圍創新。
在科技賦能的同時,人工智能的“雙刃劍”效應也逐步顯現。建立完善相關標準和規定、更好地預防可能出現的風險,成為與會人士的共識。
“人工智能加速了人類腦力的進化,未來一定是人工智能和機器智能融合。但我們必須正視風險,如果不加以引導控制,這個風險可能會轉化為人類生存的風險。”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表示。
《報告》指出,要圍繞人工智能發展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規問題建制度、立規矩,研究制定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服務、標準、安全等規制,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奠定法律基礎。
在孟樸看來,人工智能行業還應加強合作。“無論是國家治理、國際合作還是標準制定,全球范圍內的協作對于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交互性和廣泛應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