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首個自貿試驗區以金融開放服務外資外貿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鯤 宋瑞 楊文
日期:2025-04-27 14:58:44
位于天津自貿試驗區中心商務片區的物流平臺企業獅橋集團自2020年以來已獲外資授信超18億元,資金入境后主要用于新增融資租賃業務的投放。依托“金融+科技”手段,該公司為超過8000臺車輛提供了金融支持。
“在自貿試驗區的政策支持下,我們獲批申請加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為貨車司機群體‘畫像’,幫助他們融資購車,有效降低了門檻。”獅橋集團合規總監劉樂說。
2015年4月起,在擁有“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發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個自貿試驗區落戶并不斷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
2022年5月,總部位于意大利的高利爾(天津)包裝有限公司,在離岸貿易“天津模式”下完成首單離岸貿易結算,如今此類業務已經常態化開展。
“天津公司可以采購全球供應商的原材料,經由意大利、荷蘭等境外制造基地裝配后,直接發往泰國等海外銷售目的地,收付匯貿易行為則發生在天津公司。”高利爾(天津)包裝有限公司米爾科·圖里納說。
傳統模式下,跨境資金流與物流必須一致,而“天津模式”則以外匯管理部門+屬地行政主管部門+商業銀行+離岸貿易實施企業的多方“現場辦公會”形式批準相關業務。
2024年,天津自貿試驗區以天津1%的土地,貢獻了全市38%的進出口額,實際使用外資超過全市的40%。
為更有效地推動金融開放,吸引外資、促進外貿,天津自貿試驗區一直努力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
前不久,隨著盛業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和天津華圖汽車物流有限公司的共管賬戶收到來自阿塞拜疆買方的8萬美元回款,中國首單“本外幣一體化共管賬戶+優先受償權”跨境外幣國際商業保理業務實現閉環。“這是天津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賦能金融開放的智慧!”華圖汽車公司總經理史運昇感慨。
以前,中國外匯管理有著“誰出口誰收匯”的原則,商業保理公司雖可以根據應收賬款票據先行支付資金,但它不是出口商,無法直接收取外匯回款。
據盛業保理公司風險管理部高級經理劉璇回憶,根據他們和出口商提出的需求,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局積極對接海關、外匯等部門,召開多次會議研究解決方案。
“經過反復討論并和有關部門溝通,我們創新方式,由出口商和保理商以跨境貿易企業的名義在銀行開立專賬、共同監管,既遵循外匯管理規則,又解決了保理公司收款的問題。”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局金融發展中心主任曲彬說,天津自貿試驗區已將此次改革舉措印發了文件《關于支持國際商業保理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梁益銘說,政策培育下天津的商業保理企業總資產規模超3000億元,居中國第一。
如今,天津自貿試驗區中心商務片區已成為中國商業保理首批試點區域,形成了中國首個保理會計準則、首個商業保理業務規則等20余項國家首創案例。
中心商務片區自貿工作局副局長賀楠說,目前,片區保理公司資產總額超過1500億元,占到了中國的五分之一,成為了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的重要創新策源地、模式輸出地和機構聚集地。
而在天津自貿試驗區東疆片區,10年來在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資本金意愿結匯等數十項創新試點政策的激發之下,片區飛機租賃規模已從2015年的400多架,發展到如今的2300多架,崛起為僅次于愛爾蘭的世界飛機租賃高地。
將公司注冊在東疆片區的史運昇告訴記者,自由貿易(FT)賬戶同樣帶給他們極大便利。
“以前,企業有美元收支要開美元賬戶,有歐元收支要開歐元賬戶,如果跟許多國家有業務往來,就要開設許多不同外幣的賬戶。而FT賬戶則可以實現本外幣一體化,更利于我們‘出海’。”史運昇說,2021年,華圖汽車的出口貨值僅427萬美元,2024年這一數字猛增到近1億美元。
作為北方唯一允許開設FT賬戶的區域,天津自貿試驗區已開設3000多個,規模超1.15萬億元。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長孫勇說,FT賬戶用戶可靈活選擇離岸在岸匯率及結匯時間,增加收益,外地企業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設立分公司也可開設FT賬戶,有效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
“天津自貿試驗區正依托政策疊加優勢,涌現出一批典型的跨境金融和離岸金融產品及服務案例,構建起更加開放、更具競爭力的跨境投融資生態,為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王亞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