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科技加入RISC-V基金會打造智能可穿戴“中國芯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綜合
日期:2019-07-22 09:20:47
日前,智能可穿戴公司華米科技(NYSE:HMI)正式加入RISC-V基金會,并和阿里巴巴、谷歌等企業一起,成為該基金的白金會員。
RISC-V 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團隊在 2010 年推出的一個開源指令集架構(ISA)。與其它架構相比,RISC-V 擁有免費、高效、簡潔和開放等特性。因此,這一架構面世之后,就迅速吸引了眾多廠商和研究機構的關注。甚至有專家認為,這一架構為未來50年的計算設計和創新,鋪平了道路。
而成立于2015年的RISC-V基金會,則是全球首個致力于推動這一領域創新的開放、互助式的社區。截至2019年7月,基金會已經擁有超過275名成員,其中公司和機構會員達169家,這中間既有軟件也有硬件創新者。
除了上述企業機構外,包括高通、英偉達、三星、華為、IBM、西門子和美光等眾多中內外行業巨頭,也都已經加入了RISC-V基金會。目前,該基金會已擁有29家總部位于中國的企業。此外,2018年11月,RISC-V基金會還和另外一家全球性的開源機構Linux基金會達成合作協議,將把后者擁有的培訓計劃、基礎架構工具、社區擴展、營銷和法律專業知識等,引入到全新的RISC-V生態系統中來。
華米科技很早就關注到RISC-V的發展。早在2017年,華米科技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并正式啟動了 RISC-V 芯片研發。此外,華米還先后投資了SiFive和GreenWaves Technology 兩家RISC-V 芯片初創公司,以推動整個生態的逐步完善。
作為全球首顆基于RISC-V開源指令集打造的可穿戴處理器,華米科技自主研發的“黃山1號”在2018年9月發布之后,目前已經正式投入量產。“黃山1號”處理器通過將AI計算前移到設備端,大大提高了AI計算效率;和ARM M4架構處理器相比,其計算效率高出了38%。通過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該處理器可以實現實時、本地甄別房顫;其甄別房顫的效率,比起非AI處理器高出兩倍以上。
此外,這個芯片的實用性也非常好。因為它本身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因為可以作為主處理器使用,比如在華米AMAZFIT米動健康手表里,就是搭載“黃山1號”作為主處理器。同時,它也可以作為協處理器,配合其它可穿戴芯片一起工作。
據悉,在“黃山1號”之后,華米科技還將基于RISC-V架構,進一步研發新一代處理器,以便更好地利用其在計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幫助更多人享受更好的運動、健康和醫療服務。
華米科技創立于2013年,并于2018年2月登陸美國紐交所。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的統計,2018年,華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整體出貨量已經超過了蘋果,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一季度,自有品牌AMAZFIT產品已經躋身全球智能手表市場前五,在中國成人手表市場更是進入了前兩名。截至2019年3月31日,華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全球累計出貨量,達到了849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