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伙表演川劇變臉走紅:在當地教中文 熱愛中華文化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閆春旭
日期:2022-11-22 10:29:16
近日,在印尼泗水的一所小學里,一位90后印尼老師表演的川劇變臉引來很多師生贊嘆,孩子們大呼神奇。表演時,他身著中國傳統戲劇服飾,一個轉身紅臉變成了黑臉。當孩子們還處在驚訝中時,他手持折扇一抬一落,黑臉瞬間又變成了黃臉。很多學生睜大眼睛觀看,好奇地問:“老師,你是怎么變的?怎么那么快?”這位老師也因為學會了變臉,在當地成了名人。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這位老師,他叫Raymond Abraham (中文名周平安),聽他分享了學習變臉這一川劇絕活,并為孩子們表演的故事。30歲的周平安是印度尼西亞泗水人,是當地一所小學的中文老師。教學之余,他喜歡教學生們打鼓,表演川劇變臉,他夢想著有一天能開一個川劇變臉班,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印尼人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印尼小伙表演川劇變臉受到當地學生歡迎
“我既然選擇當中文老師,就一定要了解更多的中華文化。”今年7月,30歲的印尼小伙周平安成為當地Surabaya Montessori School(泗水蒙臺梭利三語學校)的一名中文老師。為了能夠更好地教學生們中文,他在工作之余主動學習中華文化。
周平安讀大學時對中國國粹京劇有所了解,但從來不知道川劇,更別提變臉了。今年8月,他在瀏覽短視頻時,被變臉和打鼓的畫面深深吸引,便開始跟著視頻自學。由于川劇變臉比較難,他特地上起網課,通過視頻跟著一位中國師傅學習。中國師傅還給他郵寄了道具和服飾,他樂此不疲地練習著。
周平安是泗水蒙臺梭利三語學校三年級的班主任,不僅要教學生中文,還要教公民教育課程,“雖然課程內容比較多,但我會盡量擠出時間學習變臉。我每天早上上課前會學半小時,下午放學后,又要學一段時間,每天一兩個小時,學了一個月才算入門。”在周平安看來,雖然學習變臉的過程比較難,但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所以他每天都在堅持。
周平安第一次給學生表演變臉是在今年中秋節,他工作的學校邀請其他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參加活動,有200余名觀眾。他在舞臺上表演了變臉,現場驚嘆聲不斷。周平安開心地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當時很熱鬧,大家都很驚訝,睜大眼睛看!”還有很多人好奇地問:“老師,你是怎么變的?這么快,好神奇!”
周平安說,在當地華人圈里也有中國傳統文化表演,但更多的節目是舞龍和舞獅。“我表演變臉,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周平安表演了六七分鐘,一共變換了10個左右的臉譜,不少人拿出手機拍攝,并把視頻分享給朋友。
表演結束后,很多老師和學生圍了過來,還有不少同學想拜師學習。周平安直言在登臺前心里是很緊張的,“沒想到第一次變臉就很成功。”
自學中文到中國留學 當一名中文老師感到很幸福
周平安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印尼有很多華人,但有些人不會說中文,“我的外公會說一些中文,但他不會說普通話,只會講一些方言。我的父母和我這一輩人都不會說中文了。”高中時的一天,周平安放學坐公交車回家,看到兩位阿姨在講中文,他感到很好奇,就開始自學中文。周平安稱,以前雖然在學校里有中文課,但課程內容比較簡單,也沒有考核要求,因此很多人都不重視,“但我很喜歡,就自己學習了。”
周平安說,當時網絡不發達,沒有五花八門的補習班,他便買了漢語課本和中文詞典自學,每天閱讀中文報紙,認真查閱資料。他還申請了QQ賬號,添加了很多好友,通過中文和這些網友聊天,“剛開始,我也看不懂對方發來的信息,也不知道是什么內容,我就把聊天記錄復制到翻譯軟件上翻譯,就這樣慢慢地學會了中文。”讀大學時,他不再需要借助翻譯軟件,他的中文成績還通過了HSK(漢語水平考試)5級。
2013年,讀本科的周平安以交換生的身份來到中國學習,在這一個學期里,他深深地愛上了中國,并決定以后還要再來中國。2014年9月,周平安正式到鄭州大學讀研,學習國際貿易專業。能夠來中國讀書,他很開心,“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到中國留學,一定要把握好機會認真學習。”
留學期間,周平安感受到了中國同學的友好,“他們很熱情,幫我找資料、修改論文。”課余時間,他還會到與印尼有合作的廠家擔當臨時翻譯,他到過北京、南京、廣州、杭州、青島等很多地方,“在中國,發展的機會真不少,可以讓我學有所用。”
2017年的畢業旅行,周平安和父母來到了南京,在南京游玩了很多地方,去了很多博物館,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令他記憶猶新。周平安說,中國的網絡經濟讓他印象深刻,“尤其是網絡購物,大大方便了我的日常生活。”
從鄭州大學畢業后,周平安回到印尼發展,在當地一家貿易公司工作。工作四年后,周平安當上了貿易公司的經理,但因為工作壓力大,他辭掉了工作,成功應聘到泗水蒙臺梭利三語學校,成為了一名中文老師。在周平安看來,雖然在貿易公司上班比較好,但是壓力太大了,“我發現幸福不是因為賺了多少錢,現在的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但我覺得很幸福,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目前,周平安主要教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在他看來,雖然有一些學生很調皮,但能夠給孩子們上課還是很開心的。
“小朋友們得好好學習中文,作為老師,我得好好教中文,讓孩子們知道中文的語言魅力。”周平安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現在中文課已經成為當地大多數學校里的必修課,“我們學校每天都有中文課,比英文課還要多。希望孩子們將來能用中文溝通,也希望他們以后能夠到中國的公司工作。”周平安說,這些年,他看到中國和印尼的合作越來越緊密了,“我在中國留學時經常乘坐高鐵和地鐵,中國和印尼合作建設的雅萬高鐵近日試驗運行成功,從雅加達到萬隆有了高鐵,以后可能還會延伸到我的家鄉泗水,交通方便多了!”
想讓更多印尼人民了解中國文化
因為一場變臉表演,周平安成了當地華人圈里的知名人物,很多人都知道他會變臉,如果有活動舉辦,會邀請他表演。周平安第二次表演川劇變臉是在當地的一個商場里,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一起表演節目。“其他學校的老師和學生表演的節目都是常見的唱歌等,只有我們學校的節目有變臉和打鼓,大家都很驚訝,整棟樓的人都來看我們的表演。”
周平安自豪地說,他至今在當地已經表演了近10場變臉,每場都有100名左右的觀眾,“因為我的課程比較多,如果大家有需要,我就會給大家表演。”隨著周平安在當地華人圈中走紅,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邀請他參加活動。他笑著說,自己現在很忙,變臉表演的“檔期”已經預約到明年2月。當地有一個華人協會將在明年2月舉辦一場約1000人的活動,已邀請周平安參加。
周平安告訴記者:“下個月還有一個老人協會邀請我參加一個約100人的活動。馬上要過春節了,很多公司會有慶祝活動,我也和當地舞龍表演的公司合作,預計接下來會有更多的表演活動。”
周平安還將自己表演變臉的故事拍成短視頻《會“變臉”的周老師》,并參加了由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印尼外交政策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你好,中國!”短視頻大賽,獲得了三等獎,還被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微信公眾號“平安印尼行”推薦。
在川劇變臉表演方面,周平安一直和中國的老師溝通學習,他也有新的計劃,準備增加變臉的道具和服裝,想讓自己的變臉技藝更精湛,他也有個夢想,想在印尼開一個屬于自己的川劇變臉班,“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川劇變臉,讓更多印尼人民了解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