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起點與終點的對話:從中國西安到英國麥克斯菲爾德
來源:絲綢之路地平線 作者:溫迪雅等
日期:2022-06-14 09:48:29
第一章
“凡為過往,皆為序章”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西行哈薩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亞,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說:“我的家鄉陜西,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首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這一切,讓我感到十分親切。”
英國麥克斯菲爾德的“絲綢之路”:見證絲綢工業帶給英國社會財富和繁榮而讓當地人自豪
歲月荏苒,時光穿梭。
2022年是中英大使級建交50周年。時值今日,中英之間也因為有著絲綢之路上的傳奇故事,讓中英之間的友好關系在400年文化交流、貿易暢通和民心相通的歷史的脈絡中,一直熠熠生輝到今天。
第二章
“絲綢之路,始終有情”
2022年6月9日-10日,應英國麥克斯菲爾德振興委員會的誠摯邀請,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陜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西安市碑林區投資合作局、英國陜西商會、麥克斯菲爾德振興委員會、倫敦金融城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由英國絲路地平線基金會(Silk Road Horizon,英國陜西商會理事單位)邀請組織了20余位英國文化和政商界以及優秀留學生代表匯聚麥克斯菲爾德,與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與線下結合的“絲綢之路起點與終點的對話”交流活動,得到了英國各界的廣泛參與以及中國陜西西安的積極響應、支持和高度評價。
英國柴郡東區,麥克斯菲爾德,絲綢之路的西方終點線下參會代表
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核心商務區,陜西西安碑林區參會代表
絲綢之路起點與終點的對話,陜西省外辦支持、觀摩
“絲綢之路的起點與終點的對話”由絲路地平線組織策劃組織執行,由英國陜西商會執行會長焦博(絲綢之路地平線組織董事)主持,他說:我們有幸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絲綢之路的終點站英國麥克斯菲爾德回望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并再次連接西安,以對話、交流和合作,書寫中英友好的新篇章。
對話以英國陜西商會高級項目顧問亨利先生(Henry Tillman,歐洲中國數據分析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的犀評開場,他說,我最近受邀參加了中國貿促會CCPIT的建會70周年大會,其中習主席對于全球發展政策和治理的四點建議他認為非常值得我們共享學習,并且與我們的活動有很多的契合點。
1.打敗新冠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麥克斯菲爾德是英國生物制藥巨頭阿里斯康的總部研發基地所在,應該積極與中國一道,合作共贏;
2.全球貿易只能增大不能減少。英國其實是第一個與中國開展貿易的國家,應該繼續秉持這種傳統并發揚光大;
3.科技創新是關鍵。中國將持續投資產業與企業以及科技創新,這將是全球新的增長點,絲綢之路合作也需要創新;
4.合作共贏的理念。絲綢之路不是零和博弈,全球各國應該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處公使銜參贊,于芃(Yu Peng)在開場致辭說:“絲路起點到終點的對話--從陜西西安到英國麥克斯菲爾德”的活動正逢其時,意義深遠,開創了文化合作的新局面。
第一,它正逢其時:因為今年是中英大使級建交50周年,也適逢“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5周年。此次交流活動是我們第四屆中國旅游文化周的新亮點,因為它很好地詮釋了“在英國重新發現中國”的精神意涵。
第二,它意義深遠:我很高興地獲悉,此次對話活動要建設西安碑林區與麥克斯菲爾德建立“中英友好交流區縣”,要設立碑林區“招商合作聯絡點”,絲綢之路不僅是人文之路,也是貿易之路。
第三,開創了文化合作新局面:我感到高興的是,此次活動還要推動設立“絲綢之路地平線創新創業中心”,旨在幫助中英留學生創新創業,增強社會實踐,匯聚絲綢之路合作的新生代力量,賡續兩國的友誼。
應邀出席此次活動的倫敦金融城前副市長(2019-2021)、現議員,梅睿孟教授(Maichael Mainelli)跟大家分享絲綢之路時談到:我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到中國訪問,曾經多次訪問陜西西安,與西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西安市委外辦的朋友們去年贈送給了我們倫敦金融城一尊仿真大小的兵馬俑,我金融城的同事們親切地給他了一個昵稱“麥克”,我們把他永久地展示在英國中央刑事法庭所在地--倫敦歷史地標建筑“老貝利”大廈里,這可以說是現代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鮮活例證。
梅睿孟還提到,自己作為倫敦金融城的世界貿易商行會前會長,篤信“商業誠實與友誼惠及所有人”的行會文化宗旨,他認為:絲綢之路也是貿易之路,而貿易其實是最大的人權,因為貿易改變著政府,貿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對現代而言,貿易更加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信息的交換、思想的交流等等,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一直與中國就這方面進行著持續長久的“對話-商業、科技與金融”的系列活動,好的商業是增加價值的游戲,因為貿易創造繁榮、分配成功,并且從整體上最終回饋社會而使得更多人變得富裕,因此,貿易是好的力量。
最后,他認為,今天我們開啟的“絲綢之路起點與終點的對話”,緊密聯系起中國陜西西安與英國麥克斯菲爾德是一件特別值得慶賀的事情,因為它將帶給我們更多的文化交流與貿易暢通機會,在此,誠摯地祝賀各位開啟這樣的對話和合作,他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交流與合作。
西安市碑林區發言交流:左二,王國同局長;右二,張敏瑜副區長
西安市碑林區張敏瑜副區長應邀對西安市碑林區的社會、產業、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和商貿等資源做了詳細的推介。張敏瑜說,西安是位于中國西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常住人口1300多萬。
對于碑林區,他如數家珍地告訴大家,碑林區是西安市的核心城區,是中國的百強區、陜西5強區。是中國西北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單位面積產出最高的城區,2021年的GDP已經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人均GAP在中國位列前八,獲得中國43項國家榮譽關于110多棟商務樓宇經濟的巨大發展成就。
除了經濟強,文化旅游強也是碑林區的一大特色。明城墻、碑林博物院、小雁塔等重要絲路文化遺產遺跡數不勝數,國際和國家級項非遺項目更是多達59項,真可謂絲綢之路的“國際會客廳”。我們誠摯歡迎絲綢之路終點站的英國企業界的朋友們到碑林來投資興業,共創未來。
在絲綢之路的另一端,英國麥克斯菲爾德振興委員會現任主席--麥克·蘭斯(Mike Rance,MBE大英帝國勛章員佐,曾經任麥克斯菲爾德絲綢足球俱樂部主席)以及國會議員大衛·瑞特利特別代表--格蘭漢·巴羅(Graham Barrow)等對麥克斯菲爾德做了詳細的介紹。
在英格蘭的西北部,臨近曼徹斯特20分鐘車程的距離,麥克斯菲爾德在兩百年前曾經是英國的絲綢產業重鎮,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后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我們今日仍舊能看到維多利亞時代的絲綢產業基礎設施和建筑,他們反映著歷史昨日的輝煌。今天,我和我的同事格蘭漢一起努力希望能夠保護并且創新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
而現在麥克斯菲爾德是英國的科技重鎮,麥克曾經就任職于英國的醫藥科技產業巨頭阿利斯康,阿里斯康所在的科研總部就是麥克斯菲爾德的科技產業園區--奧德利科技園,是一家科技與產業的孵化器,擁有3500名科研和管理人員。
我們很有幸于2012年一起到訪了西安,了解了西安的絲綢之路文化和產業,品嘗了美食,觀看了西安浐灞隊在巨大的足球場的比賽。我們希望能夠加強與西安的聯系,通過絲綢之路這個強有力的聯系,通過與西安碑林區簽訂友好交流區縣的合作協議,進一步共同發掘合作的潛力和未來發展的機遇。
西安市碑林區投資合作局的王國同局長介紹到,碑林區與麥克斯菲爾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為了進一步擴大碑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對外開放度和高質量增長,我們通過借助英國陜西商會以及絲綢之路地平線組織的力量,在英國設立招商投資聯絡點:
一是建立與當地商務機構的聯系,拓展商務渠道和網絡,同時建立境外項目洽談與信息交流的在線溝通模式;
二是宣傳推介碑林區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政策,推介碑林區的優勢產業和合作項目。包括宣傳碑林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提升碑林區在英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是邀請組織企業和商貿代表團互訪,參加展會,服務項目對接和落地,以及投資促進等。
第三章
“麥克西安,絲路新篇”
作為此次交流活動的一大成果,就是在英國設立“碑林區招商合作聯絡點”。英國陜西商會會長馬海安受碑林區委托,將商務合作聯絡點的牌子授予了商會理事單位、也是此次活動的組織方--絲綢之路地平線(www.silkroadhorizon.com)的董事許雯(英國陜西商會常務副會長)、詹盛(英國陜西商會理事長)和“老布”(英國陜西商會高級文化顧問)。
英國陜西商會會長馬海安先生代表陜西商會全體同仁對此表示祝賀,他誠摯地說道,中國陜西西安是我們的故鄉,而英國是我們的家;我們熱愛故鄉,如同我們熱愛自己的家一樣。家鄉給與我們信任與托付,我們未來一定會繼續發揮好陜西籍華人華僑的力量,貢獻于絲綢之路的交流與合作,特別是中英絲綢之路起點與終點的友好交流與合作。
絲路地平線組織的負責人“老布”先生(Alastair)以及許雯女士之間的傳奇故事正是絲路起點與終點的美好結合與象征。他們成立絲路地平線組織的初衷,就是延續絲綢之路的聯系與合作。
此次交流活動的另外一個重要成果是由絲路地平線發起成立的“絲路地平線創新創業中心”揭牌。該創新創業中心是以陜西籍的留學生為主體的公益組織,旨在為他們提供進一步了解英國社會、增強實踐、創新創業和建立友誼的機會。
英國陜西商會監事長賈海波向中心執行團隊負責人汪冕初、左濟夫、王佳璐、李奕默、劉笑詩、毛星淳等陜西在英碩士博士留學生代表。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正如啟發了英國具有百萬粉絲的威廉先生創辦“月眼”傳媒一樣,他在結束詞中說道:從西安到麥克斯菲爾德是古人走過的絲綢之路,而今天我作為一個地道的英國人,卻第一次看到絲綢之路之路的影響在英國不僅在400年前生根,并且在今天還能發揮作用聯系英國與中國,實在是偉大的創舉,讓我們一起來為新世紀的絲綢之路建設添磚加瓦。
“絲綢之路起點與終點的對話”:英國陜西商會與參會嘉賓合影留念
跋
“絲路終點,再望長安”
6月的英格蘭陽光明媚,來自絲綢之路地平線組織以及英國陜西商會的華人華僑,特別是絲路起點陜西西安的留學生們在麥克斯菲爾德感受到了當地人的熱情歡迎,400多年的絲綢聯系了中華文明與英格蘭,也激蕩在當地人對中國人的友好態度上。
1.歡迎晚宴掠影
2. 年近80歲的企業家“榮恩”(Ron)的絲綢禮物、絲綢工廠和絲綢博物館
3. 真正的絲綢之路的終點站
我們熟知西安在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的影響力,絲綢之路更是舉世公認的偉大創舉,絲綢之路的影響幾乎遍及全球。可能很多人固有的印象認為絲綢之路的影響僅僅停留在了意大利,然而最近的研究和實物證據表明:絲綢之路的西方終點站是英國的麥克斯菲爾德(Macclesfield),當地人昵稱麥克(Mac),而這個終點站被我們來自絲路起點的人忽略了太久。
2012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正式確認“英國麥克斯菲爾德是絲綢之路的西方終點站”。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前任大使劉曉明2019年在英國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明確指出:麥克斯菲爾德是英格蘭的“絲綢之都”,被譽為絲綢之路在歐洲的西方終點”。
4. 此次交流活動堪稱“破冰”。
英國下議院國會議員大衛-瑞特利聽聞來自陜西西安的朋友們到訪麥克斯菲爾德,專程來探望交流。他特別對我們絲綢之路地平線創新創業中心的年輕學子們寄予厚望,希望他們未來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地連接陜西西安與麥克斯菲爾德。
國會議員大衛:右四,專程來會見英國陜西代表團一行
由于全球疫情未消、歐洲時局動蕩,友好交流以及合作尤其顯得彌足珍貴。今年是中英大使級建交50周年,中英關系曾經起起伏伏,最受直接影響的是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但是我們責無旁貸,積極發揮華人華僑留學生的作用,為中英友好搭建新的橋梁。(絲綢之路地平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