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港澳臺海外青年絲路行活動在陜西省榆林市啟程
來源:海聯在線 作者:顧書亮
日期:2021-07-23 01:40:34
海聯在線榆林7月22日電(顧書亮)為了讓港澳臺海外青年切身了解絲路、感受絲路、傳播絲路,吸引更多有為青年投身“一帶一路”偉大實踐,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讓港澳臺海外青年多看看國家的發展和壯麗河山,開闊他們的眼界,增強他們對祖國的向心力和對民族的認同感。7月22日,出席“永遠的圣地·2021港澳臺青年延安文化巡禮”活動的港澳臺海外青年接過新旗幟,更換服裝,并奔赴榆林,開啟“新絲路之光——第三屆港澳臺海外青年絲路行”活動。
近百名港澳臺海外青年首先來到 “沙漠明珠”紅堿淖。紅堿淖是陜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堪稱“沙漠奇觀”。紅堿淖濕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珍稀瀕危鳥類——遺鷗的繁殖與棲息地。在紅堿淖,藍天白云、水域遼闊、煙波浩渺,候鳥翩翩起舞、寧靜而又湛藍的湖水……大家感受了別樣的塞上風光。延綿起伏的沙丘,一叢叢翠綠的沙柳,一束束鮮艷的野花點綴其間,大家盡情地參加沙灘娛樂項目,充分放飛身心,擁抱自然。
隨后,大家走進神木市石峁遺址,探尋中華文明起源,感受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相輝映的神木魅力。據了解,石峁遺址距今4300年左右,由“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是中國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代早期規模最大的城址。層巒疊嶂、巧奪天工,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大家紛紛對中國古人的智慧及精湛工藝成就贊嘆不已。
最后,大家來到《平凡的世界》原西縣拍攝地高家堡古鎮,尋找時代痕跡,感受陜北那個艱苦年代的生活場景。走進高家堡古鎮,路邊的“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為人民服務”“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等碑刻和標語,成為古鎮另一道別樣風景,讓人仿佛置身那個難忘的紅色年代。高家堡鎮歷史厚重,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古老建筑保存完整,這里有原西縣革委會、車站、國營食堂、貿易經理部、東風照相館等《平凡的世界》重要布景,隨處可見的時代印記,讓人身臨其境,仿佛穿越時空。在這里,大家認真參觀了“萬里長城百年回望”主題攝影展。來自臺灣的李東憲感慨道,攝影展不僅展現了在漫長的歲月中長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也反映了長城百年來的滄桑面貌,希望大家關注長城、保護長城。
據悉,由陜西省海外聯誼會主辦的目前全國唯一以“絲路行”為主題的港澳臺海外青年交流活動“新絲路之光——港澳臺海外青年絲路行”已成功舉辦了兩屆。該活動旨在讓港澳臺海外青年深刻了解了陜西作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所承擔的重要作用,學習了絲路沿線國家的歷史、人文、社會經濟發展沿革,加強了與絲路沿線國家僑社團的友好聯系和互信互通,進一步增強了港澳臺海外青年對絲路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引領更多海內外青年投身“一帶一路”偉大實踐。目前,該活動的成功舉辦在海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好評。
大家紛紛表示,港澳臺海外青年絲路行是一次淬煉靈魂的里程,在工作生活中將堅定文化自信,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努力奮斗,勇當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