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國家學員參與“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貿易暢通”高級研修班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期:2021-11-15 14:57:49
“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1年“貿易暢通”高級研修班11月12日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開班。 華僑大學供圖
“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1年“貿易暢通”高級研修班11月12日在華僑大學開班,來自23個國家的69名政府高級別官員、專家學者和商界精英參加歷時兩天的集中學習、交流研討和“云上”參訪。
由國家發改委指導,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主辦,華僑大學承辦的本期研修班,圍繞“貿易暢通,提質增效惠全球”主題,探討新冠疫情下促進貿易暢通的積極實踐,以及未來全球發展的新趨勢和新動力,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協同增效。學員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意大利、亞美尼亞、萊索托、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亞等國家。
華僑大學校長吳劍平、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伍偉蒞會并致辭。
吳劍平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和學員圍繞議題深入交流研討,共同為“一帶一路”建設建言獻策。
伍偉稱,基金會將為學員交流、實踐搭建平臺,共同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劉建興表示,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五通”之一的貿易暢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內容。古老的絲綢之路因貿易而興起,今天的“一帶一路”因貿易而充滿活力。面向未來,要完善貿易網絡,進一步營造便利環境;創新貿易業態,進一步激活發展動能;拓寬貿易領域,進一步惠及民生福祉,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共同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積極促進文明互鑒與互利共贏。
在題為《“一帶一路”貿易投資與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原則標準》的授課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高級顧問劉任飛指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的全球發展議程相得益彰,“一帶一路”建設的“五通”支柱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項目標高度契合。雖受疫情影響,“一帶一路”貿易發展仍逆勢上揚,亮點紛呈。在“一帶一路”貿易投融資合作中,中國高度重視項目的可持續性,其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揮了重要作用。相信融合了可持續發展原則與標準的“一帶一路”共建合作會更好地推動聯合國全球發展議程目標的實現。
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許培源教授在《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園區,共享繁榮與發展》主題授課中指出,境外經貿合作區是由中國創新和實踐的新型國際經濟合作模式,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合作區借鑒中國“經濟特區”建設經驗,以“集群式投資、特區式保護和國家間外交關系護航”幫助企業克服國家間制度異質性壁壘,解決了一些沿線國家不具備執行FTA或BIT所需的制度性條件的難題,契合“一帶一路”國家的現實和需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他表示,境外經貿合作區是中國“經濟特區”成功經驗的國際借鑒,是中國發展模式、中國經驗、中國管理智慧在“一帶一路”的分享,是促進貿易和共同繁榮的重要路徑。
“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舉辦13期高級研修班,培訓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557名政府高級別官員、專家學者和商界精英;同時開設了“一帶一路”國際公共管理碩士和中國法法律碩士,累計培養了來自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59名政府官員、企業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