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增長態勢強勁
來源:陜西日報
日期:2021-12-06 14:52:55
隨著中歐班列“長安號”不斷提速、擴線,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輻射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 本報記者 趙晨攝
12月4日17時30分,夕陽西下,位于西安綜合保稅區內的西安中晶偉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晶偉業)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流水線上,工人們組裝、貼標、測試、包裝……一環接一環,有條不紊。
生產忙,是因為訂單多。這家企業主要生產、銷售智能電視機、液晶顯示屏等產品。公司總經理錢西龍一邊查看工人們的作業情況,一邊關注著手機上的貨運信息。“今天我們的電視機已經上艙。你看,鐵路封已經打上了。我們的電視機搭乘12月5日駛出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十幾天后歐洲客戶就能收到了!”錢西龍說。
今年以來,陜西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構筑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通過拓展新線路、開通專列、優化去程班列等措施,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輻射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逐漸成為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正是憑借逆風馳騁的中歐班列“長安號”,中晶偉業的業績一路逆勢上揚:無論訂單量還是產值,都比去年增加4倍多。“僅在11月11日的班列上,我們就發走了10個集裝箱共計1萬臺貨物。這些液晶電視將趕在圣誕節前抵達歐洲,供應歐洲的市場。”錢西龍說。
在錢西龍看來,價格便宜、運輸時間短等特點,是越來越多出口企業首選中歐班列“長安號”、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中歐班列“長安號”轉移的原因。“時效和成本是其最大的優勢。貨物發往歐洲,過去走海運需要45天,如今中歐班列‘長安號’僅需十七八天。對我們來說,企業貨物加快了流轉,就意味著降低了成本。”他說,現在中歐班列“長安號”開通“線上訂艙”。每到平臺放艙的時候,各家公司都鉚足勁早早守在電腦前,拼手速“搶艙位”,好讓貨物早早“邁出”國門。
越高山,跨河流,中歐班列“長安號”線路覆蓋越來越廣、班次越來越密、貨品越來越多。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截至11月底,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開行3520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為了提升中歐班列“長安號”作業效率,西安鐵路部門今年開行15條外省和4條省內集結班列,對到達已施加海關封的集裝箱免于開箱檢查,根據海關驗放通知直接放行裝車。西安港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則解決了企業缺少流動資金的難題。“有了更多的周轉資金,再多的訂單我們都敢接。現在企業正一門心思搞生產、搞研發。”錢西龍說。
如今,西安全力推動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中歐班列開行將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加快形成“干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高效集疏運體系。截至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已聚集外貿類企業360余家、物流企業300余家。
“我們的客戶已經從前年的兩三家增加到十幾家,我們要細耕歐洲的每一個市場。”錢西龍說,“良好的發展環境不僅使企業不斷壯大,也使得企業在國際市場的信譽度不斷提升。一些國外客戶從坐飛機到西安工廠驗貨到遠程視頻驗貨,再到如今完全免檢。我們用100%的成品率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這讓我無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