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在華阿根廷小伙“很忙”
來源:人民網 作者:訾盛楠 趙健
日期:2020-07-21 11:36:05
27歲的華金·伊斯特拉德來自阿根廷,目前正在西南交通大學攻讀碩士。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先是加入成都機場志愿團隊協助接收來自阿根廷的抗疫物資,后來又參加了中阿合作舉辦的中國抗疫經驗線上分享會,利用自己留學生的身份為中阿抗疫合作交流做出了獨特貢獻。
由華金·伊斯特拉德提供
三個月游遍九省 中國風情留住了他的心
談到來中國學習的原因,華金·伊斯特拉德說,來中國并非一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三年前,機緣巧合之下,他作為背包客來中國旅行,獨自一人在短短三個月里跑遍九個省份。在那三個月里,華金縱覽東方山川風物之美,看中國景,吃中國飯,品中國韻味,“天府之城”成都更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覺間,中國悄悄留住了他的心。
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本科畢業以后,華金仍然對萬里之外的中國念念不忘。于是,他決定申請獎學金來中國學習。辦完所有手續之后,華金順利成為了西南交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開始了他的中國求學之旅。
華金表示,來到中國以后,生活上并沒有遇到特別大的困難。成都這座神奇的城市每天都能帶給他新鮮的感受和體驗,而熱情好客的當地人給了他很大幫助,讓他感激不已。除了學習專業知識,華金還專門安排時間學習中文。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的中文已經學得有模有樣,甚至挑戰起了成語。
不過,華金在中國的生活還面臨著一個小小的挑戰——成都的飲食偏辣,這讓他感到稍微有些不適應。一年的“磨練”沒有讓他養成吃辣的習慣,反倒是讓他在避免吃辣方面有了很多心得體會。“畢竟中國有八大菜系,你總能找到合口味的東西。”華金這樣說。
參加志愿活動 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響,華金也不例外。地球另一端的家人十分擔心華金在中國的狀況,父親更是常常打電話過來詢問細節。每當這個時候,華金都會耐心向父親介紹學校和中國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之前,父親一直都很擔心我,但是后來中國的疫情慢慢得到控制,現在父親比較擔心在美國讀書的妹妹,希望妹妹能好好照顧自己。”華金這樣說道。
不過,居家隔離的華金并沒有閑著。一方面,他積極配合學校和政府的防疫工作安排,勤洗手,戴口罩,上網課,盡量不出門;另一方面,他積極關注各種信息,希望為抗疫做出自己的貢獻。在得到成都機場招募抗疫志愿者的消息以后,華金立刻報名參加,并順利入選。在機場,華金主要負責接收來自阿根廷的抗疫物資,包括口罩、手套、防護服等急需醫療用品。
由華金·伊斯特拉德提供
華金說,志愿服務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在他所在的志愿團隊里,中國學生和四川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占大多數。大家分工合作,勁兒往一處使,都希望疫情能夠盡快控制住,生活能夠盡快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被詢及參加志愿活動的原因, 華金說:“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希望能夠為中國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回饋中國給予我的美好的一切;作為一個在中國的阿根挺人,我認為所有旅中阿根廷人都應該為增進中阿友誼、深化中阿合作做出努力。”
宣介中國抗疫經驗 愿中拉友誼長存
國外疫情形勢不斷嚴峻之時,中國向多國捐獻物資,并與世界無償分享自己的抗疫經驗。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和阿根廷舉辦了多項交流活動,華金也活躍其中。
在一場線上直播中,華金以在華留學生的身份向阿方介紹了中國的抗疫經驗。他認為,中國最值得借鑒的抗疫經驗是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通過大數據,政府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鎖定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并追蹤其他潛在病例。在拉美,目前這些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商業領域,而公共管理領域則較少涉及。
華金認為,中國政府在本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今后中國和阿根廷應該繼續加深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拉美國家應該把發展同中國的雙邊關系作為本國外交的重要內容,同中國的合作與交流決不能僅僅停留在衛生領域,也不應該成為迫于疫情而實行的一時之策。
談到未來規劃,華金表示,他目前最大的想法是順利完成學業并獲得學位。在中國的愉快生活經歷和對中國與日俱深的感情,讓他認真考慮將來繼續在中國深造或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