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海外如何保障安全?國際安全教育專家來支招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吳侃
日期:2024-04-22 19:32:25
日前,澳大利亞悉尼一家購物中心發生持刀行兇事件,一名中國留學生不幸遇難,另一名中國留學生受傷,留學安全再次敲響警鐘。
中國僑網記者連線采訪國際安全教育專家、公安部前國際刑警王學軍,從留學生面臨安全問題的三個新態勢、無差別攻擊的應對方式、留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安全技能等角度,分享海外求學如何繃緊安全這根弦。
中國僑網記者:近來,海外留學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您認為海外留學安全呈現出哪些新態勢?不同國家的安全問題是否存在差異?能請您舉例說明嗎?
王學軍:當前,海外留學安全呈現三個新態勢,一是涉財犯罪增多。涉財犯罪即涉及財產的犯罪,通常指的是與財產權益有關的非法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偷竊、入室盜竊、機動車盜竊、搶奪、搶劫、詐騙等。留學生相對來說經濟條件比較好,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整體不夠強,很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
二是種族歧視和仇恨犯罪增加。在歐美國家,針對亞裔的偏見和歧視普遍存在,加之一些留學目標國的毒品相對來說管控不嚴,吸毒率居高不下,留學生要學會識別和遠離。
三是留學生心理問題日漸突出。由于身邊明顯增多的各類安全問題、中外迥然不同的文化、法律宗教等差異,以及學習課業上的壓力、身在異國他鄉的孤獨感等因素,導致留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增多。
不同國家的安全問題的確存在差異,比如在美國和加拿大涉槍問題會多一些。比如2023年2月,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發生槍擊事件,造成3人遇難、5人受傷,傷者中包括2名中國留學生;2021年11月,芝加哥大學一名剛畢業的中國留學生遭遇搶劫槍殺。
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涉槍問題少一些,持刀搶劫或行兇的案例就會多一些。比如2021年,在英國謝菲爾德等地發生多起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襲擊,導致多人受傷。
中國僑網記者:3月22日,莫斯科近郊“克羅庫斯城”音樂廳遭遇恐襲,4月13日,澳大利亞悉尼一購物中心持刀行兇事件,都有中國留學生親歷其中。面對無差別攻擊的情況,留學生該如何應對?
王學軍:無差別攻擊有一些特性,通常是在人員較多的公開場合,針對弱者進行的攻擊,攻擊者力求在有限時間內傷害更多的人,制造更大的恐慌和社會效果。
如果不幸遇到無差別攻擊,有以下應對方式:
一是跑。向反方向快跑,什么都可以舍棄,高跟鞋可以脫掉,較硬的包可以不扔,必要時可以抵擋。每當去到一個公共場所,要搞清楚逃生通道在哪里,萬一遇到火災和襲擊要知道往哪里,樓梯通道通常比較安全。
二是躲。當你不知道犯罪分子在哪里時,盲目地跑說不定會跑向犯罪分子。此時要注意躲避,躲避時要關門、關燈、關掉手機鈴聲,如果有重物可以用于堵住門。
三是戰斗。如果近距離遭遇,無處可逃可躲,這時最明智的是戰斗,平常可以做一些緊急自衛術訓練,如果周圍有器具可以用來反擊和保護,如有多人一起反擊,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留學生平日里需要做好三個準備,做到有備無患,養成良好習慣。
一是有意識遠離危險區域和人,多人出行,知曉逃生通道。
二是學習緊急自衛術等安全技能,更加冷靜,萬一時可以險中求生。
三是備一些便于攜帶的防身裝備,比如防狼噴霧。
中國僑網記者:在日常生活中,身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應如何識別并應對校園內外的潛在威脅和危險?哪些基本技能是留學生需要熟悉并掌握的?
王學軍:在日常生活中,留學生們應該提升國際安全素養和安全意識。我們常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但是有相對的安全,應該在相對安全的時間和地點,辨識相對不安全的人,做相對安全的事情。
比如一天中相對最不安全的時間是凌晨,相對危險的地方包括沒有攝像頭覆蓋的地方、城鄉結合部、高架橋下方的偏僻處、狹窄封閉的空間內等。另外一些歐美國家各地犯罪率的統計是公開的,可以查到哪個地方犯罪率高,盡量不要前往這些地方。
建議留學生在出國之前做好準備,充分了解留學目的地的安全形勢和文化習俗。有針對性地學習和了解如何應對校園槍擊、校園暴力、校園欺凌,如何防范涉財犯罪、應對警察執法、毒品問題、社交安全、學業安全、出入境安全等。
留學生們還要掌握五項安全技能:一是消防類,既包括防范火災,也包括各類自然災害的應對;二是處突類,包括應對槍擊爆炸、搶劫綁架、群體性事件、踩踏等;三是急救類,包括止血包括搬運、心肺復蘇術、海姆立克等;四是防衛類,主要是緊急自衛術,解脫術、一招制敵、地面擺脫,遇到刀具等各類襲擊的緊急應對辦法;五是求存類。包括遇險時的自救生存、野外生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