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華僑茶廠展新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楊寧 范晟男
日期:2023-02-15 09:42:22
圖為茶廠車間。受訪者供圖
1917年,馬來西亞華僑集資創辦永春華興種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歸僑們在永春北硿開荒種樹、種植茶果、建立茶果廠。公私合營后,國營福建省永春北硿華僑茶廠于1958年正式成立。
1960年,福建省將400多名歸僑安置于國營福建省永春北硿華僑茶廠,歸僑在茶廠里開啟了新生活,也為茶廠帶來了新的活力。
歸僑奮斗路
來到茶廠后,歸僑們動手開墾荒山,栽種茶果,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我們家兩代人都在茶廠,我的父母1960年從印度尼西亞回國后就在茶廠工作,我小時候在茶廠長大,高中畢業以后也留在茶廠參加工作。”原茶廠的倉庫管理員鐘利軍說。其父母是第一批返鄉的印尼歸僑,在茶廠當制茶工人,一家人為茶廠勞作了一輩子。
在永春,像鐘利軍這樣兩代甚至三代人都在茶廠奮斗的歸僑家庭非常多,茶廠的成長史也是一部濃縮的歸僑奮斗史。
多年來,茶廠經歷了遷址、擴建、“三改一補”(即土改、肥改、樹改,以及補植缺株,以解決茶葉低產的問題)等變革,走出了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生產能力大大提高,成為福建省四大烏龍茶生產基地之一,擁有全國頂尖的烏龍茶精制生產線。
茶廠由僑而建,也因僑而興。經過幾代人的奮斗,截至2012年,茶廠累計出口茶葉3萬多噸,上繳稅利超億元,產品遠銷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為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茶廠老品牌“松鶴”也成為福建茶葉的名牌產品,深受華僑華人的喜愛,成為舌尖上的鄉愁解藥。
茶廠也是歸僑的小社會,這里既是他們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們安家立業的樂土,他們在此上學、結婚、生子。
廠區生活配套設施非常完善,甚至配有幼兒園。茶人工作,他們的孩子便在廠區內玩耍,在門板上涂鴉。廠區設有流動電影隊,員工每月可觀看4次電影。當年的歸僑把海外的生活習慣帶回茶廠,在這里種香蕉、吃烤香蕉下午茶……
“我的一生都獻給了茶廠,見證了它從一無所有到成為知名大廠,陪它走過了困難的時候,茶廠也見證了我的青春。”鐘利軍說。
歷史風景線
歲月更迭,茶香不變。多年來,在制茶方面,茶廠仍遵循傳統的流程和工藝,堅持嚴格選料、科學拼配、果木烘焙的歷史傳統技藝,只為保留最正宗的茶味。
揀茶梗等環節仍然由經驗豐富的工人手工完成;即使在炎熱的七月天,茶師也堅持在1000℃以上的爐火旁,24小時不間斷地觀察爐火、添加果木。
一杯溫熱鮮活的永春佛手茶,讓人可以觸摸一個時代的溫度。
“茶廠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茶廠品牌運營總監潘歌說。1.8萬平方米的廠區坐落著16幢不同時期4種風格的建筑,從審評室、檢驗室、毛茶倉庫、篩選車間、揀剔車間,到烘焙車間、成品車間、小包裝車間、成品倉庫,茶葉生產加工所需的車間及配套空間一應俱全。
每一幢建筑都是生產線上的一道工藝流程,每一幢建筑都是一道風景線,組成了精美的烏龍茶生產區。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閩南風味,南洋風情”廠房在這里完美融合,各自成趣。
潘歌稱:“茶廠包含了許多華僑文化、南洋文化特色,在色彩、建筑風格上都和傳統工業廠房不同,其悠久的歷史也吸引了許多國內游客及海外華僑前來參觀、品茶。”
廠區大門由著名僑領梁披云先生題寫的“永春北硿華僑茶廠”字樣,在風吹日曬雨打之下變得斑駁;制茶車間墻上數十年前的手寫規章,映射出歲月的痕跡;廠房的門板上留存著當年孩子們的涂鴉……
歸僑及歸僑子女們與見證了他們工作、生活的茶廠產生了深厚的情感聯結。鐘利軍說:“我們這些老職工及歸僑都對茶廠有著非常深的感情,逢年過節時常會去茶廠走走看看,追憶從前的時光。”
“松鶴”展新篇
20世紀90年代,同許多國營老廠一般,茶廠發展逐漸陷入困境。原有工人以歸僑為主,文化水平較低,在新技術運用、新產品研究與開發方面難以跟上市場經濟的步伐。茶廠的產量銳減到原來的10%,許多老員工離開了茶廠,偌大的廠區日漸蕭條,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2019年,在潘歌的帶領下,茶廠的老品牌“松鶴”啟動品牌創新工作,開啟了茶廠發展的新篇章。
潘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進行產品的梳理和提升。茶廠原先以原料供應為主,利潤較低。
為此,茶廠以傳統工藝為基礎,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教授員工如何運用新設備新技術不斷提高茶葉品質。潘歌說:“我們很重視自身的修煉,‘打鐵必須自身硬’。”
潘歌非常注重茶廠文化的宣傳和推廣,“要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并走得長遠,需要利用我們的優勢,打好文化的‘組合拳’。”通過《茶界中國》紀錄片等平臺宣傳茶廠文化及茶廠背后的故事,茶廠又開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知名度不斷提升,進一步推動“松鶴”品牌走出去。
此外,潘歌還對產品的包裝設計進行改造,并開發出蘆柑、荔枝、老醋等永春地理標志產品,積極探索茶廠發展的多種可能性,加以不斷調整完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努力就有回報。在眾人的努力下,茶廠釋放新的活力,生產效益、茶葉品質和口碑等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很欣慰能夠看到茶廠一步步成長起來。”潘歌說。
茶廠將開拓“茶文化+旅游”融合之路,創建茶廠體驗民宿,打造印尼風味美食餐廳,做強茶美學IP。
“茶廠對我來說就是一份責任,我只想把它做好,希望能夠繼續將茶廠及其文化傳承下去。”潘歌說。
歷經世紀風雨,茶廠里茶香依舊,新機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