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行,兩岸體育交流步履不停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張盼
日期:2023-08-21 10:52:59
圖為在福州舉辦的兩岸手球交流賽現場。中新社記者 呂 明攝
傳球、接球、擊球……兩岸青年在綠茵場上揮舞球棒,臺灣棒球教練邵振宏在一旁細心指導。“兩岸同心迎亞運 攜手奮進向未來”兩岸青年聯誼活動近日在浙江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舉行,來自紹興和臺灣的80名青年以球會友、暢快交流。
這里是9月將在杭州開幕的第19屆亞運會棒壘球項目賽場。正是應臺灣體育界所請,大陸有關方面成功協調將棒球納入本屆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兩岸青年以棒球為媒介開展互動,培養團結協作的運動精神,可謂兩岸體育交流的生動寫照。
感受兩岸血脈親情
近年來,兩岸體育界協同配合,創新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內容涵蓋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運動科學、青少年體育等諸多領域,推動兩岸體育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剛剛結束的成都大運會上,中國臺北隊共派出210名選手,參加田徑、競技體操、羽毛球、柔道、跆拳道等16種運動競賽項目。在暖場環節和比賽結束后,賽場上經常會響起《阿里山的姑娘》《我的未來不是夢》《相親相愛一家人》等兩岸同胞耳熟能詳的歌曲。
武術運動員孫家閎為中國臺北隊摘得本屆大運會首枚金牌。在太極拳比賽時,他選擇的配樂為《我愛你,中國》。孫家閎小時候因迷上武打明星李連杰,三四歲便開始習武,中學畢業后前往大陸拜師學藝,一直到返臺讀大學前,幾乎跑遍大陸各省學習武術技巧。兩岸網友紛紛稱贊,孫家閎的習武經歷和賽場表現,充分彰顯了“兩岸一家親”。
現場觀眾為中國隊和中國臺北隊一起喝彩,有人用四川方言高呼“雄起”,令中國臺北隊隊員感受到“超燃主場”的氛圍。“觀眾的鼓勵讓我們很振奮,謝謝你們為我們加油!”中國臺北女籃隊員徐玉蓮在談到觀眾的熱情支持時,感動地流下眼淚。
今年7月,應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大陸高校師生團一行37人走進臺灣參訪交流。在臺灣政治大學體育館,大陸學生團團長、乒乓球奧運冠軍丁寧與政大乒乓球校隊選手切磋球技,悉心指點接發球技巧。臺灣球迷聞訊而至,一睹奧運冠軍風采,還帶來球拍請丁寧簽名留念。政大選手張奐奇說,有機會和奧運冠軍切磋,還獲得指點,非常榮幸。“體育交流無關水平而在于參與,歡迎臺灣選手到大陸交流磨礪球技。”丁寧也向臺灣球友發出邀請。
共同提高競技水平
臺灣《旺報》社評指出,體育在兩岸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男子60公斤級舉重頒獎典禮上,兩岸舉重選手在領獎臺上互相握手祝賀,一時間傳為美談。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中華臺北隊一入場就贏得了全場歡呼,從此兩岸體育交流之門越開越大。從相互隔絕到開始接觸、逐步了解,再從日趨熱絡的互訪比賽、雙向交流到向規范化、機制化發展,數十年來兩岸體育交流,見證了兩岸關系不斷前行。
應中國臺北奧委會邀請,大陸金牌教練訪問團日前赴臺參加兩岸精英教練研討會,并前往臺灣運動隊、基層訓練單位交流指導。這是3年多來中國奧委會首個赴臺交流團組,也是兩岸奧委會本年度重要交流活動。
訪問團教練來自羽毛球、乒乓球、體操、舉重、擊劍等大陸優勢項目。團長夏煊澤說,希望通過本次交流活動,兩岸體育界能夠相互啟發借鑒,深化了解,增進友誼,為推動兩岸共同提高競技水平,深化兩岸體育交流合作,鞏固維護兩岸體育交流良好局面發揮積極作用。
“1989年臺灣開始正式派體育隊赴大陸訪問,30多年來兩岸體育交流往來不斷。” 中國臺北奧委會副主席蔡賜爵說,感謝此次大陸派出金牌教練來臺交流并傾囊相授,希望以此為契機,助力兩岸體育事業發展。
今年4月,應中國奧委會邀請,中國臺北奧委會主席林鴻道率參訪團一行13人來北京參加第24屆海峽兩岸體育交流座談會。林鴻道說,體育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領域之一,得到兩岸廣大民眾關心支持。參訪團此次來大陸與同行交流,反映了大家對兩岸體育交流盡快恢復正常化的期待。兩岸體育界均堅持“奧運模式”,應攜手共進,讓體育繼續為增進兩岸人民福祉、助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攜手合作傳遞薪火
多年來,兩岸體育界精誠合作,人才培育薪火不息。大陸在一些傳統優勢項目上,為臺灣選手提供訓練場地和設施。在臺灣普及度較高的棒壘球運動,不少教練員也選擇前往大陸執教。2019年,大陸出臺惠臺“26條措施”,其中提到:歡迎臺灣運動員來大陸參加全國性體育比賽和職業聯賽,積極為臺灣運動員、教練員、專業人員來大陸考察、訓練、參賽、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條件。
國家體育總局也會同有關部門為臺灣體育界人士在大陸工作、學習和交流逐步提供同等待遇和便利條件。2021年,國家體育總局印發有關通知,正式將優秀臺灣運動員納入運動員發展和保障體系。李宣澤等5名臺灣運動員獲頒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涵蓋棒球、籃球、游泳、水球等項目。陳盈駿等臺灣籃球運動員在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賽場表現優異,成為鼓勵臺灣青年投身大陸體育事業、推動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的良好示范。
“希望未來能充分發揮自身體育運動專業優勢,舉辦更多兩岸青年活動,邀請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走一走、看一看,像我一樣在福州追夢筑夢。”近日舉辦的“兩岸同心 筑夢高新”兩岸青年手球交流賽上,活動發起人、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臺籍教師張釗瑞說。
“能夠與來自寶島臺灣的傳統籃球強校切磋交流,讓我感到非常榮幸。”暑期舉辦的“躍動京臺 青出于籃”京臺青年籃球友誼賽上,北控青年籃球隊隊長詹理為說,臺灣籃球隊員“小、快、靈”的打法,在傳切配合以及快攻等方面的優勢,都很值得自己學習。“非常歡迎想要來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希望以后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這樣的交流比賽,以球會友,互相溝通,促進彼此成長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