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科學家精神 培養青年科技人才——2021陜西青年科學家大會側記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霍強
日期:2021-05-24 10:09:53
5月14日,由陜西省科協主辦,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軍軍醫大學、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及陜西省高校科協聯合會共同承辦的2021陜西青年科學家大會在西安舉行。第十三屆陜西青年科技獎獲獎人員、陜西省內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45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學生參加。
會上,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及3位青年科學家代表作了精彩報告,15位陜西青年科技標兵宣讀了致全省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倡議書。與會的青年科學家紛紛表示,要矢志愛國奮斗、勇于創新創造,爭做新時代科技創新先鋒,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在探索科技自立自強的宏偉事業中貢獻青年力量。
搭建服務科技工作者的平臺
陜西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在致辭中說,科技創新是國家強盛和民族興旺的動力源泉,青年科技人才是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希望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練就過硬本領,主動擔當作為,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
陜西省科協現有141家省級學會、38家高校科協、291家企業科協,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成長成才的堅強后盾。李豫琦表示,陜西省科協將持續發揮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優勢,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提供服務,組織更多科學家和頂尖人才與青年學者相互交流,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為陜西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青年科學家代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沈玉龍作了題為《網絡強國戰略背景下政務系統數據安全關鍵技術》的報告。他表示,網絡安全關乎國家安全,青年人要樹立國家網絡安全觀,站在國家安全的角度,攻克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安全等方面技術難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相關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青年科學家代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皮膚醫院副院長李春英結合自身研究領域,作了題為《從臨床到基礎再到臨床——我的黑白世界》的報告。“青年人的創新一定要聚焦硬科技,著力解決制約我國科技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做科研要有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青年人要甘坐冷板凳,只有坐得住,才能立得穩。” 李春英說。
爭做新時代科技創新先鋒
大會發布了致全省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倡議書,號召大家學深悟透百年黨史,汲取砥礪奮進力量,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新時代“西遷精神”傳承人,踐行科學家精神,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堅持創新創業,實現科技經濟融合發展,為科技強國貢獻青年力量。
“我將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民生需求,打破學科壁壘,進一步加強科研創新能力,提高團隊科研水平。瞄準國際前沿科學研究,發揚‘西遷精神’,注重原始創新,在半導體領域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第十三屆陜西青年科技標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常晶晶說。
第十三屆陜西青年科技標兵、西安交通大學法醫學院副教授官方霖在解決法醫鑒識生物醫學問題相關研究工作中成績突出。他表示,要做好“西遷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繼續在社會安全治理支撐保障關鍵技術及提升社會安全事件的風險評估、預警分析和立體防范處置能力的科研之路上努力前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潛心研究、精心育人,上好每一堂課,培養好每一位學生,加強創新研發,培養更多航天動力領域的專業人才,在祖國航天動力科技發展上作出自己的貢獻,為早日實現航天強國夢而奮斗。”第十三屆陜西青年科技標兵、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魏祥庚說。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新時代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新作為,我將繼續在科研一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努力將基礎研究進行臨床轉化,特別是在口腔頜面組織再生領域繼續努力,服務更多臨床病患。”第十三屆陜西青年科技標兵、空軍軍醫大學副教授李蓓如是說。